????對于許多國內語言學習者來說,口語是一項軟肋;有些學習者學了多年英語,面對老外時仍然難以開口。俗話說“好馬出在腿上,好人出在嘴上”,縱使你過關斬將通過了專八,也不能說明你的英語綜合能力有多厲害。今天就傳授給絕密口語秘籍!
????初“戀”口語三部曲:模仿操練、自成一格、交流實踐
????我初中才開始學英語。由于其他小孩兒基本都在小學就學過很多了,所以我一開始學英語的時候就倍受打擊。最開始學校里學習英語的方法是模仿、朗讀、背誦等,后來口頭上的東西越來越少,漸漸地變成了閱讀和選擇題。而當時的我堅信,到處充滿選擇題的考試是無法考察出語言能力的:“因為我發現,大家完全可以不用讀懂文章去選對題,甚至閱讀材料都不用看就做完了一半的選擇題。于是我堅持去模仿,去一遍一遍的復讀,找自己喜歡聽的材料去讀,從VOA,到歌曲,到演講,到美劇(那個時候基本就是《六人行》),到電影,到小品文、詩歌的誦讀。”
????進行口語模仿的時候,我會和原版錄音做對比直至自己滿意為止。“現在回想起來,當時模仿的材料并不是很多,但很多至今還記得,因為每篇材料模仿得都非常精。有時候一個月就模仿一篇文章。同時也沒有刻意去背誦,模仿到了一定程度自己就能背出來了。”
????上了大學之后,我借助在某公司實習的機會,遇到了當時的語言顧問兼配音總監Lawrence Bruce先生。他給我提了很多的建議,其中一條令我至今印象深刻的是:“你花了太多的時間模仿別人的東西,以至于說起英語來不像是自己在說話。一會兒像在播新聞,一會兒像是總統發言,一會兒像是被壓迫,一會兒像是肥皂劇。”我細細體悟,理解了Lawrence的話語,接下來就著力練習擺脫別人的口吻,逐漸形成了自己的風格。
????完成了前兩步的模仿操練、自成一格之后,接下來的第三步就是交流實踐。只有把模仿背誦的口語內功通過自己的風格表達出來,才算完成了“內化”到“外化”的轉變,也才是語言能力真正的體現要素。
????地道口語養成法則:耐得住寂寞,抓得住機會
????想要口吐蓮花、口語地道,就要遵循兩條法則:耐得住寂寞,抓得住機會。一個是日積月累的堅持,一個是學以致用的靈活。
????在信息大爆炸時代,人們很少能靜下來去專心做一件事了。而學語言沒有所謂的速成,如果真的有的話,所謂的走捷徑就是不走彎路罷了。隨著你的提高,你的潛力會越來越少,你提高的速度會越來越慢,這個時候就需要你耐得住寂寞,堅持。
????耐住了寂寞,模仿得神似原聲,但如果缺少了交流你也只能像木偶人、留聲機一樣機械地背誦。在練習口語的過程中,無論模仿得如何、學習的如何,都需要與人交流,否則學到的東西都比較冷,不好消化。沒有真正的口語交流,就像是一個背了一萬個菜譜而沒下過廚的妹子,又好像一個看了一萬本游泳書籍卻沒下過水的漢子。
????在教學的過程中,我發現中國學生在學習英語時最缺乏的是自信。中國學生最熟練的幾句話:“How are you? Fine thank you, and you?”其次就是:“I’m sorry, my English is poor.”這對于提高英語口語簡直充滿了負能量;另外,很多同學并不清楚自己到底哪里需要提高、怎樣提高,比如很多同學一直糾結于自己的發音,而耽誤了自己口語流利度的鍛煉;這樣不僅效率低而且效果差,然后信心受到打擊,陷入惡性循環,從而離目標越走越遠。
????妙語:練口語就像烹飪
????做一道好菜需要掌握很多要點,比如火候、材料比例、烹飪時間、配料等等。火候就是你的自信,你的持續性,讓你把生米煮成熟飯;材料比例就是聽、說、讀、寫的比例,要根據自己的情況個性安排,安排得當還能節省烹飪時間;烹飪時間就是你能花多少時間在英語的學習上;配料就是你的練習方法,左右你菜出鍋的味道。
?
?
?
?
相關鏈接:
女學霸遇車禍背英語單詞為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