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演海中學變身為農民培訓基地
基地茶藝室
????近兩年,隨著我市中小學校和教學點的撤并,出現了一批閑置荒廢的校園,如何規劃保護和盤活利用好閑置的教育用地,提高教育資源的利用率,已提上政府的議事日程。今年,美蘭區結合統籌城鄉綜合配套改革示范鎮建設,將停辦11年的演海中學成功轉變為全島首家農民就業培訓基地。
????荒廢中學重煥生機
????拔地而起的教師樓和學生公寓、整修一新的綜合實訓樓、外觀時尚的海景食堂兼飯店實訓樓、塑膠場地的籃、排球場、田園風格的熱帶原料種植園,4月29日,記者走訪美蘭區演豐鎮曲口墟看到,昔日荒廢的演海中學,已華麗變身為一家農民就業培訓基地。這所由美蘭區政府和海口旅游職業學校聯合創辦的農民就業培訓基地,處處呈現著勃勃生機。
????美蘭區職業教育中心主任林尤偉介紹,演海中學成立于1965年,占地面積58.9畝,為當地海外華僑捐建,后因生源減少等原因,學生撤并到演豐中學,2003年停止辦學。為了充分利用閑置校園,2009年,美蘭區在該校址設立區職業教育中心,2013年3月,成立區農民培訓學校,與區職業教育中心實行“一套人馬,兩塊牌子”的運營機制。
????2013年9月,隨著演豐鎮確定為城鄉統籌示范鎮,為促進農村勞動力向非農產業和城鎮轉移,調整農村就業結構,促進農民增收,推進城鄉經濟社會發展一體化進程,美蘭區委書記孟勵帶領相關部門經過市場調查和研究,與海口旅游職業學校校長趙金玲多次溝通。
????今年3月,美蘭區政府與海口旅游職業學校達成合作框架協議,就職業技能人才培訓、職業技能鑒定及促進農村經濟發展等方面進行合作,聯合創辦美蘭區農民就業培訓基地,基地就設在原演海中學。
????此前,美蘭區已先期投入1300萬元,對原演海中學校址進行軟、硬件改造,維修舊教學樓,新建教師樓、學生公寓和飯堂,以及綠化、硬化校園,并與海口旅游職業學校合作,開展了烹飪技術、種植養殖、家政服務、客房服務四期農民再就業培訓班,由海口旅職校教師統一授課,學員由大致坡、靈山、三江鎮部分貧困村的部分村民及演豐曲口后塘村農民組成。四期共計培訓350人次,培訓做到理論和實踐相結合,受到村民的好評。
????后塘村村民邱小娟是中專畢業生,2003年結婚后,一直以打魚賣魚為生。她上了四期的培訓課,對于政府包吃、包送,還有一天30元補助的做法很是感慨。“政府這樣扶持我們,沒有理由不學,這些培訓課讓我學到了很多知識,以前我們撫養孩子、贍養老人都是憑經驗,比較簡單粗放,學過家政培訓后,才知道這也是一門學問。”邱小娟說。
????同為后塘村村民的龐君富是復員軍人,當過保安、校警,父親生病后回家務農。接受培訓后,他說開了眼界,以后想當老板,專門養生蠔,“一車四五千斤的生蠔能賣十二三萬元呢”。對于做生意的前景,他心里滿滿的都是希望。
????打造農村職教品牌
????作為合作辦學方,海口旅游職業學校負責對美蘭區農民就業培訓基地進行校園文化規劃和辦學理念的設計。隨處可見的“小康不小康,關鍵看老鄉”、“不出門不出戶,照樣創業致富”這類通俗易懂、樸實親切的宣傳語言,熱帶原料種植園的園門和木質柵欄上五彩繽紛的食材圖案,實訓室內海口旅職校名師和實訓操作流程圖文并茂的簡介,契合了職業教育的氛圍,體現了校園文化的匠心獨具。“我們要把美蘭區農民培訓基地辦成適合農民的實訓與實踐相結合、理論學習與可視學習相結合、專業技能與職業素養相結合的一流職業學校。”海口旅游職業學校辦公室副主任賴文浩充滿信心地說。
????海口旅游職業學校是首批國家中等職業教育改革發展示范校,也是海南省旅游職業教育集團的龍頭校,師資力量雄厚,專業優勢明顯。海口旅游職業學校培訓中心副主任陳文濤說,農民就業培訓基地將利用海口旅游職業學校的平臺和資源,通過對農民進行短期培訓、職業技能鑒定、推薦就業,發揮學校的社會服務功能。目前培訓基地已經到位的教學、實踐配套設施,主要有家政服務實訓室、插花藝術實訓室、客房服務實訓室、茶藝服務實訓室、中西餐點實訓室。今后還將開展蘭花種植技術、高爾夫球童培養以及面對初、高中生、大學畢業生的全日制培訓、外出培訓、訂單培訓,做成開放式的體驗度假基地,做大做強培訓基地。“農民就業培訓基地———實訓基地———科普基地———休閑娛樂休養基地,這是我們最終的辦學模式。”陳文濤說。
????美蘭區教育局局長謝式文表示,美蘭區農民就業培訓基地主要圍繞農業現代化、產業化開展農村實用技術培訓,提高農民的農業技能,增加農民收入,為本地經濟發展和現代特色農業建設提供有力支撐。目前演豐鎮總人口2.59萬,其中富余勞動力約8000人。基地各項設施完善后,每期可培訓人員達300人,以每月為一期計算,全年可培訓3600人以上。區職業教育中心負責每年招收500人,培訓基地立足演豐,輻射全區,達到引領示范和帶動作用,并通過合理規劃,打造農村職業教育品牌。
????規劃保護
????穩步推進
????原演海中學的成功轉型,是我市閑置教育用地盤活利用的典型案例,為合理開發閑置校園找到了一條切實可行的出路。但更多的學校和教學點撤并后處于閑置狀態,卻是不爭的事實。
????調查中了解到,在近兩年我市教育布局大調整中,共撤銷了190所完小或教學點,總占地面積1871畝,其中農村學校185所,占地面積1842畝。校園被閑置的87所,面積892.5畝。目前,市教育局起草的教育用地規劃保護辦法初稿已成形,正在征求各方意見。教育部門正抓緊與國土部門開展教育用地確權工作,目前全市僅有22所學校未進行土地確權。被撤并的多個教學點,因為大多數是村里無償提供的土地,可能面臨確權阻力,但相關部門也在爭取確保教育用地的性質。
????去年8月,市人大常委會通過了關于我市中小學校和幼兒園用地規劃與保護的決議,決議要求,市人民政府應制定《海口市教育閑置資產管理辦法》,加強對撤并后閑置學校土地和校舍的管理與保護,提高教育資源利用率,確保教育資源和資產不流失。
????市教育局副局長劉雄告訴記者,我市老城區整合“麻雀學校”、新城區完善教育配套、農村學校土地確權正在穩步推進,這將為我市閑置教育用地的合理規劃保護和盤活開發創造有利條件。
?
?
?
?
相關鏈接:
大峪中學篝火晚會慶“五四” 學生盡情展示才藝(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