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宏毅4篇論文中的3篇。
作為環衛工的吳宏毅。記者唐金鳳、何超 攝
作為研究學霸的吳宏毅。
????暗物質、廣義對稱性、狹義相對論,對于這些普通人完全摸不著邊的詞語,初中尚未畢業的吳宏毅,卻能侃侃而談。這個48歲的一線保潔人員,在佛山掃了28年大街,但身上卻貼滿了各式標簽,他是喜歡鉆研太空、天文的宇宙迷,也是喜歡聽搖滾、看電影、舞文弄墨的“文青”,還是除了工作就不愛出門的宅男。
????這個同事、朋友眼中的“科技宅”、“宇宙迷”,曾有機會做腦力工作,他為何最終選擇做環衛工作?而在掃大街的空余時間里,他又何以能在國家級、省級科學刊物發表論文4篇?
????在佛山市禪城區祖廟路一帶,會寫論文的環衛工吳宏毅可是一個傳奇人物。每天,他像其他同事一樣一起出工,低著頭默默清理街上的垃圾,但回到家中,吳宏毅卻搖身一變,成為伏案算題的研究人員——暗物質、相對論,這些都是他的研究領域。
????為了解吳宏毅的真實生活,記者日前多次到吳宏毅的工作地和家中,對他進行觀察和走訪,試圖還原一個掃大街的學術大牛。
????身份:“高知”父母的環衛工兒子
????記者在祖廟路見到吳宏毅時,身穿橘黃色工作服的他正和工友認真地清掃路面,個頭瘦小的他看上去與工友明顯不同,一臉秀氣,一副文弱書生模樣。
????吳宏毅告訴記者,隨父親工作調動,他在1984年從貴州省貴陽市老家來到佛山,在三水工作兩年后被調至禪城區環境衛生管理處,并一直工作至今,掃了足足28年地。“掃得最久的是南堤路,有11年,其次是文昌橋,有七八年。”吳宏毅說,多年一線保潔經歷,讓他對禪城區的各條道路如數家珍。
????吳宏毅告訴記者,他來自一個知識分子家庭,父親是一名熱能研究的高級工程師,從老家被調到三水氮肥廠工作,母親是一名醫生,兩人都是大學畢業,在他選擇從事環衛工作后,父母一直嫌棄他的職業。然而,吳宏毅發現,他掃著掃著就喜歡上了這個工作。“掃地雖然很臟很累,而且不分陰晴雨雪,但屬于比較簡單的體力勞動”,吳宏毅有自己的算盤,他想把腦力留給工作外的閑暇時間,那里有更重要的事情。
????結緣:鉆研宇宙物理的“科技男”
????在吳宏毅眼中,更重要的事就是“做太空方面的研究”。吳宏毅告訴記者,有件事一直記憶猶新:他5歲時有次和父親一同散步,指著天空問父親:“天空怎么來的?它的源頭在哪?”父親無言以答,自此探秘宇宙科學的種子就種在了他的心里。
????上初中后,吳宏毅的成績較過去一落千丈,只得輟學。“雖然我數學基礎不好,但這并不妨礙我對宇宙、對物理的興趣,我相信只要我足夠努力,那些困擾我的問題終有一天會解開。”帶著這樣的志趣,他滿腔熱情投入到宇宙和物理研究。
????“即便是大學生,都搞不懂他在計算什么,更何況我們這些人,我們經常說他吃飽了撐的沒事干。”一位曾長期跟他共事的保潔人員稱,下班后的吳宏毅從不打牌、不喝酒、也不去娛樂店玩耍。“只有看書、算題和研究,才能讓我覺得快樂!”吳宏毅說。
????記者在吳宏毅家看到,其書柜里排滿了《物理學》、《光學》等專著,電腦桌上放著寫滿各類公式、演算的筆記,電腦桌上的一個光盤本,里面竟然有十幾張容量超過4G的刻錄碟,上面寫有各種學科分類條目,“都是電子書刻錄成的光碟,如果是紙質的,這個屋子都裝不下”,不過他也承認,自己目前只是走馬觀花看了很少的一部分,剩下的留著慢慢研讀。
????成績:發表4篇論文的“學霸”
????“做夢都在做研究,沒辦法,停不下來。”吳宏毅稱,從他決定做研究開始,除了吃飯、睡覺、工作,他的時間幾乎都用來看書、做筆記、演算。基礎比較差的他,常常為一個小細節就要耗上一兩天時間。
????經過長達20多年的努力,吳宏毅從一名看到數字就頭疼的初中輟學生,到如今已經能輕易就“暗物質”、“廣義相對性”、“狹義相對論佯謬”等學術名詞侃侃而談,并且自2009年起,吳宏毅先后在《廣東科技》、《中國科技縱橫》發表了4篇學術論文,而這4篇文章的題目就足以“亮瞎眼”:《廣義對稱性原理》、《宇宙的思考——向宇宙奇點挑戰包括暗物質的一個唯象解釋》、《破解暗物質之謎》、《狹義相對論佯謬另解》。
????“在你眼中,暗物質、相對論分別是什么?”“佯謬是什么意思?”吳宏毅均能很快組織語言作簡短回答。他承認,目前自己的研究并非有太多創造性或很高學術價值,有時甚至只是為了弄清一個小點。不過,哪怕是論文里面的一個名詞或一個公式,在與他共事的環衛工同事看來,都是“不可能懂的大道理”。
????未來:他有一個“諾貝爾獎”夢
????記者從吳宏毅的言談中了解到,他一直在研讀《相對論》,并在11年前花了700多元買了一臺天文望遠鏡,試圖了解更多宇宙奧秘。
????持續的科學研究,動力何來?吳宏毅告訴記者,興趣是最好的老師,他對太空、物理的興趣是堅持下來的“馬達”,“我眼中的演算、研究,跟別人眼中的抽煙、喝酒是一樣的,很難戒掉。”他還告訴記者,他時常在夢中夢到書里描繪的場景,星球運行、粒子轉換。起床后,他便立刻將夢中的奇想記錄下來,并梳理出自己的猜想,整理成文。他的電腦里,就有兩個名為“夢中記錄”、“巧事”的文件夾,專門存放他此類奇思妙想。
????目前,吳宏毅仍在暗物質、相對論的求索路上匍匐前進,問及目標,他稱自己還將持續寫論文,直到發表更多有創造性的論點,“我的最終愿望是能獲得諾貝爾獎”,吳宏毅稱,環衛工獲諾貝爾獎,這在普通人看來不可能,但他會為此目標一直堅持下去。
????他是環衛工,掃了28年的地,對禪城區的各條道路如數家珍,打算一直掃到退休。
????他為什么堅持掃垃圾?
????記者:既然這么喜歡科學,為何不專職去做研究?
????吳宏毅:我身邊很多人都不解,甚至鄙夷,說“科學家干嗎淪落到要掃街,干脆回去埋頭讀書算了”。我的想法是,工作要么高高在上,做最頂端、最能挑戰人腦的,要么做最底層、腦筋都不用轉的。父母也曾給我安排一些舒服點的工作,比如車間技術工、辦公室之類的,但我都不愿意。
????目前我的學識比較淺,做科學家出成績的風險很大,與其做一個一般的科研人員,還不如留守原地,做最底層的環衛工,同時在心中有科學研究的想法。
????記者:你怎么看待掃地這份職業,能堅持28年?
????吳宏毅:起初幾年,我認為這項工作十分低下,后來認識到它的好。首先它屬于體力勞動,對身體機能調節有利,且在露天作業,早上起得早,替代早鍛煉,長時間露天作業,日曬雨淋,可磨煉一個人的意志。其次它加班不多,可以保證下班后我可以放心做研究。
????掃地并不是我生活的全部,八小時以外我從事著腦力勞動。體力勞動和腦力勞動相結合,是很完美的,過度強調哪一方都不行,所以我打算一直掃地到退休,然后每天陪我爸散步,給他做飯,我覺得生活還算不錯。
????記者:你寫論文有沒有獲得過別人的幫助?
????吳宏毅:沒有任何幫助,都是自己一個人完成。如果非得找一個,那網絡就是我的導師,我每天都會關注科學網站,寧可花錢也要從期刊網上下載論文和資料,從而激發自己的科學思維,豐滿自己的猜想。當然,當我需要翻閱外文網站和書籍時,我爸爸會幫我,他會和我交流,但內容還得靠我自己。
????吳宏毅發表的4篇論文:《廣義對稱性原理》《宇宙的思考——向宇宙奇點挑戰包括暗物質的一個唯象解釋》《破解暗物質之謎》《狹義相對論佯謬另解》
????他的論文含金量如何?
????吳宏毅,“相對論”方面的論文有多大的學術價值?
????中山大學逸仙學院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教授稱,《廣東科技》、《中國科技縱橫》兩本雜志并非國家核心期刊,學界認為兩本雜志的學術含量并不強,“算是科普性的雜志,給大眾普及一下物理科技方面的知識。”
????中山大學工學院碩士研究生小鄧在看完吳宏毅的四篇論文后,也認為突破性價值不算大。“很多內容都不算新穎,他都換了一種說法來解釋。但作為一個環衛工人能達到這個水平,我和舍友都感到驚訝了”。
????“引用的參考文獻不是主流研究刊物,而是一些教材或報紙文章”,中山大學物理科學與工程技術學院理論物理方向的專家稱,從學術角度而言,吳宏毅的論文并沒有太多貢獻,但他的研究精神讓人感動,值得學習。
????他又是學霸,做夢都在研究暗物質、相對論佯謬等,已發表4篇論文。
????有房有才為何仍單身?
????12年前,吳宏毅就是有房族,但他至今仍孑然一身。
????吳宏毅家的客廳和書房的墻上,用油漆畫著各類風景畫。據他介紹,這些字畫創作于2005年,都是他自己構思好,隨后邀請畫師按照他的要求在墻上作畫,耗時4個多月。“專門請畫師到家里吃住,感受我家里的氛圍,邊生活邊作畫。”
????記者看到,在客廳面積最大的一幅“迎客松”,蜿蜒虬曲,姿態蒼勁,山峰陡峭,遠方祥云烘托著一輪普照的艷陽。“這幅畫展現了兩個世界,都不是現實世界,是我想象出來的。”
????吳宏毅告訴記者,他不喜歡貼一些字畫,那樣太有生活氣氛。“你不喜歡生活的氣氛嗎?”他點了點頭,如今依然是單身漢的他,坦言曾談過一次戀愛,但由于害怕擔負責任,一個月后便分手告終。“一方面我不相信愛情,另一方面我總感覺自己長不大或拒絕長大,沒有結婚打算。”
????聲音——
????“人很好說話,很好相處”
????姐夫:一篇論文,從構思起草到最后完成,往往需要三四個月時間,吳宏毅就坐在那一動不動鉆研,像個菩薩一樣,我經常叫他“掃地僧”。
????工友:平時大伙都叫他“大學生”,他偶爾會帶“看不懂”的書上班,趁著午休拿出來研讀。
????工友吳阿姨:吳宏毅雖然性格內斂,但人很好說話,和我們有說有笑打成一片,甚至有女工友開玩笑叫他“老公仔”。
????主管領導:他很好相處,很少跟人翻臉,工作兢兢業業,是個好員工。
????嶺南人
????環衛工學霸
?
?
?
相關鏈接:
河工大“學霸班”18人成功考研 通過率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