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一年一度的中高考即將臨近,初三、高三學生正在做著最后的沖刺。從本周開始,教育周刊開設高招專欄,關注中高考前的備考以及中高考考試、招生錄取等。
距離今年高考還有將近一個月的時間,如何在最后這段時間內做好備考,海南日報記者采訪了有關專家。
考生每天運動一小時
在《激發潛能高考從心開始》一書中,海南省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學會常務副會長、海南中學心理學高級教師張開基,為高考生提供了很多的具體的調整心態的辦法:坦然面對高考,情緒穩定,對高考充滿信心。要相信自己,相信風雨過后是彩虹。
“特別值得注意的是,考生要注意調節自己的生物鐘,使自己的最佳狀態與高考的考試科目同步。”張開基建議考生,要張弛有度,避免得病。
海南師范大學體育研究中心主任郝文亭建議,考生在應考前要堅持每天運動一小時。運動是消除焦慮最好的辦法,只要讓學子每天運動一小時,不管是什么樣的孩子都會遠離焦慮。在八小時學習過程中抽出一小時進行運動,會比八小時全部學習收效大。
家長要保持平和心態
面對高考,記者在采訪中發現,一些考生家長甚至比考生更緊張。對此,專家建議,作為家長,首先一定要心態平和,因為家長的心態平和非常關鍵,“特別是每天不住校回家的孩子,可能會因為你的慌亂緊張,會使考生無所適從”。
據了解,孩子的興趣愛好是什么,喜歡哪一類工作,孩子的個性特點適合做什么專業的工作,這都需要家長全面衡量,從而科學地看待孩子的高考成績。
“把目光放長遠了,心態才會平穩下來,心情才會樂觀起來。”有專家認為,這樣一來,家長做到了心態樂觀從容,孩子肯定會從家長那里得到巨大的心理支持,自然也會輕松面對高考。
老師要學會放松壓力
最后這段時間的備考,曾經出現一個班的幾位高三任課老師,都加大學生復習作業量,搞到學生不知道該如何調節時間。省教育研究培訓院副院長吳益分析,從老師的角度來看,出現這樣的情況,實際上也是老師考前緊張的具體表現。
吳益建議,在安排學生的具體復習上,一個班的幾名老師要協調統籌,不要搞“大容量、快節奏”的模擬訓練,而應該加強對學生考場思考力的培養。“要從學生的具體情況出發,比如某學生的其中一個學科相對短板,就要引導容許學生適當地多分出一些時間,強化該學科。”
?
相關鏈接:
海南6萬名考生高考 忘帶身份證可拍照留存
高考英語改革未減英語之負
網售高考秘笈5毛錢1本 實為網上資料拼湊而成
三問高考英語社會化考試 條件成熟了嗎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