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貌似纖細柔弱的昆蟲,都有驚人的遷徙本領。飛蝗是“舉世聞名”的“馬拉松”健將,它們可以一口氣由非洲西部飛到英倫三島,輕而易舉地飛過八九百公里,最遠可以達3600多公里。在叢花中翩飛的蝴蝶,是昆蟲中的“洲際旅行家”。每年秋季,美洲北部的蝴蝶要遷到南方過冬。它們橫渡波濤洶涌的大西洋,穿過亞速爾群島,然后飛抵非洲的撒哈拉大沙漠,行程5000公里。英納克大蝴蝶,成群結隊從美國西北部向南飛行,穿越西南部的得克薩斯州來到墨西哥中部。它們在2000米的高空任意飛翔,平均每小時可飛行17公里,如果加速飛行,每小時可達90公里。
這些動物經過長途跋涉后,還能準確無誤地到達目的地,這其中有什么奧妙嗎?科學家們給了我們比較準確的答案。原來,海龜除借助海流與海水化學成分導航外,還有憑借地球重力場導航的本領。它的日游的特定活動時間是由體內的生物鐘確定與控制的。鳥類飛行的“發動機”是胸肌。飛行時,雙翼不只是單純地上下撲動,還有向前推動的作用。許多鳥類靠著體內的生物鐘,在感覺上能隨時探知太陽位置,因而總能以太陽位置確定方位,這就是依據“太陽羅盤”進行的導航。昆蟲飛行之謎也正在被科學家們揭開。遷飛昆蟲之所以能準確無誤地到達目的地,是由于它們的機體內含有四氧化三鐵,因而具有感覺地球磁極的高超本領。這說明,動物身上,有很多值得人類學習的地方,我們在操作的時候,不能夠忽略對動物的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