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值畢業季,大學校園中穿梭著身著學士服合影留念的畢業生們。在即將分別時拍下各種紀念青春歲月的照片,記錄了一個純真時代的結束,讓他們在漫長的人生路中留下美好的回憶。本報特約攝影羅偉
高考(微博)剛剛結束,為了給學子們提供建議,智聯招聘發布《2014年高校專業就業前景報告》,結果顯示,曾經的所謂“熱門”和“冷門”專業在求職效果上出現了某種倒掛。當年一窩蜂報考某些熱門專業的后遺癥正在顯現,而一些有一定專業技術含量并且各家公司都離不開的專業(如財會)的畢業生,在求職時則普遍較受歡迎。
當年擠破頭 畢業撞了墻
時至6月,北京一所重點高校生物專業的本科畢業生小沈還沒有找到合適的工作,“不知道我們這樣的去哪里才算合適,去藥廠面試,人家要專門學藥學的。到生物試劑公司,只能從沒有底薪的銷售做起。研究所之類的科研機構,又得是碩士才行。”小沈顯得十分茫然,“當年為了能上這個專業,大家都擠破頭了,沒想到畢業犯了難。”
小沈的經歷折射出“熱門”專業求職的困難,智聯招聘數據顯示,生物工程專業的職場人士從事的前5大崗位是銷售業務、行政/后勤/文秘、生物/制藥/醫療器械、質量管理/安全防護、教育/培訓。其中,生物/制藥/醫療器械崗位最對口,能夠順利找到這類崗位工作的生物工程專業畢業生的比例卻僅有8.9%。
曾經的另一大報考熱點是計算機專業,畢業生的日子同樣不舒坦。據智聯招聘統計,與計算機專業對口的崗位是計算機軟件/系統集成和互聯網/電子商務/網游,從事這兩大崗位的計算機專業畢業生卻只有6.92%和6.64%。
專業不“發燒” 求職卻容易
工業機械專業的小陳早早地簽訂了三方協議,據他介紹,學院招生從來沒“熱”過。但是工程類技術性比較強,別的專業不好來“搶飯碗”,找個對口單位,沒什么難度。根據智聯招聘數據顯示,工程機械崗位與機械工程及自動化專業最相關,對口就業比例高達30.43%。
每年招生都比較平穩的財會專業畢業生在職場上也頗受歡迎。智聯招聘數據顯示,財務會計專業的畢業生從事財務/審計/稅務工作的比例達到64.17%,專業就業對口率在所有專業中是最高的。
是否有“錢景” 還應長遠看
根據統計數據,銷售業務、行政/后勤/文秘、客服/售前/售后/技術支持三大“大門類”崗位位居多個專業的前5大就業崗位。而所謂的“高薪”與“低薪”在職業生涯的開端并不會那么分明,智聯招聘數據顯示,從各崗位比較來看,初入職場的起點薪酬沒有太大差異,大多集中在2500-3500元這一區間內,金融/證券/期貨/投資平均薪酬略高,約4500元。隨著工作年限的增長,各崗位的平均薪酬也呈上漲趨勢。大部分崗位的平均月薪在工作年限達到5年后才有比較明顯的提升。
工作年限越長,從事銷售業務、金融/證券/期貨/投資、建筑裝修/市政建設三大崗位的人員的薪酬優勢越明顯,尤其是工作經驗積累至8年后,領先優勢更大。銷售業務的底薪較低,收入高低主要取決于個人業績表現帶來的提成。隨著工作年限增長,人脈關系的積累,銷售業務的薪酬優勢逐漸顯現。
智聯招聘高級職業顧問黃若珊提醒即將面臨專業選擇、步入大學校園的高三學子,所謂的“學習”除了指課堂的吸收外,還需主動拓展知識面,增加對未來職業的認識,課外活動及實習經驗的積累將使未來擇業時掌握更多主動權。
?
相關鏈接:
揭韓指導如何指導綜藝節目:現場調教,專業地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