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口網6月13日消息(海口晚報記者李晶晶)6月12日上午7點40分,14歲的紅十字小志愿者文藝博因突發腦膿腫引發腦干腦炎離開人世,他的父親文兵在悲痛之余,毅然選擇將孩子的遺體和全部器官捐獻出來。他說:“孩子雖然走了,但他身體里有用的器官能再幫助到別人,那也不枉孩子活在世上14年。這也是孩子的心愿。”這是我省第14例遺體捐獻,也是海南本土居民第2例捐獻遺體者,同時還是我省首例紅十字志愿者捐贈遺體和角膜。
????一家人努力過著每一天
????1999年11月14日,小藝博帶著父母的期盼降臨在五指山市,然而幸福并沒有在這個家庭停留太久,小藝博在一歲多時被查出患有地中海貧血癥,他的母親也因此病離開了人世。
????由于孩子沒有母親,父親文兵承擔著家里所有的重任,既要照顧老母親,又要想方設法湊錢給兒子治病。每當文兵外出打工時,小藝博就和奶奶相依為命。
????文兵告訴記者,地貧患兒的出生給家庭帶來了巨大的痛苦以及沉重的經濟壓力。“小藝博每個月輸一次血,花費大概1000至2000元,能報銷60%。”文兵說,由于長期輸血,小藝博的體內鐵元素沉積太多,還需要吃去鐵的藥物,每個月藥還需要花費1000元左右,這樣巨大的花費對于他們這樣的農村務農家庭來說是沉重的負擔,這么多年下來家里欠下了十萬余元的外債,然而只要兒子有一線希望,文兵就不會放棄。
????“我只是希望在自己有限的條件下,能帶給藝博更多的快樂,”文兵回憶說,由于患了地中海貧血病,很多不了解病情的人不讓自己的孩子與藝博玩耍,連幼兒園也因為同樣的原因拒絕讓藝博入園。面對生活中的無奈,文兵沒有畏縮,兒子不能上幼兒園,他就自己帶孩子學習,沒有人陪兒子玩耍,他就買些簡單的玩具,讓兒子一個人尋找樂趣。一家人努力過著每一天,同時也期望著奇跡能夠出現。
????紅十字會的志愿者父子
????翻看近些年在海南各地開展的地中海貧血宣傳活動現場照片,人們總是不難發現一對父子。那就是文兵和他患有地中海貧血病的兒子文藝博。
????2005年,文兵加入省紅十字會,成為一名熱心公益的志愿者。多年來,文兵的家庭經濟一直異常拮據,欠下了許多外債。但他仍熱心于各種公益事業,并且樂此不疲,不僅一直堅持做預防地貧志愿服務工作,還促成了海南省首個關愛地貧志愿者服務隊,組織了地貧家長互助會,甚至還為推動三亞市政府將地中海貧血病納入政府救助體系做了很多工作。
????當小藝博懂事后,文兵每次參加地貧宣傳活動都會帶上他。父子倆一起為地貧患者做講解、做示范、相互鼓勵。他們也被其他志愿者親切地稱為“紅十字志愿者父子兵”。今年4月份,在“無償獻血最美是你”無償獻血和義務宣傳公益活動現場,文兵和小藝博共同發放宣傳單的身影,也成為了父子倆為公益共同努力的最后一刻定格。
????“不枉孩子活在世上14年”
????2014年6月9日晚上,小藝博發起了高燒,10日,因為在五指山醫院醫治但一直沒有起色,小藝博于11日晚被送到海南省人民醫院治療。12日凌晨7點40分醫生宣布搶救無效,年僅14歲的小藝博與世界告別。
????“爸爸,我想通過捐贈遺體的方式來回報社會,以感謝那些曾幫助過我的好心人。”生活奪走了小藝博健康的身體和完整的家庭,卻賦予了他一顆善良感恩的心。回想起兒子曾說過的話,文兵心痛不已,他告訴記者,藝博平時常說,自己的身體里有太多人的關愛,一直很想回報這個社會。所以盡管很舍不得,但還是決定將小藝博的遺體捐獻出來,完成孩子的心愿,幫助到更多的人。
????12日上午,文兵在《海南省遺體捐獻申請登記表》上寫下了自己的名字,將小藝博的眼角膜捐出,另一個渴望光明的生命將因此獲得新生。同時,將遺體捐贈給海南省醫學院用作醫學研究。當文兵用顫抖的手輕輕剪下小藝博的一縷頭發和幾片指甲時,這個有著硬朗外表的男人終于沒有忍住眼淚。“我要把這些帶回家,給孩子立個碑,這也是他在世上留下的最后的東西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