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金融風暴以來,中國對全球經濟增長的貢獻是巨大的,如果沒有中國,全球性大蕭條可能很難避免。從這一角度看,中國崛起對全球的重要意義不亞于‘馬歇爾計劃’。”在 “2014環球企業家第九屆年會”上,長江商學院創辦院長項兵博士發表了《中國的變革及全球影響》的主題演講。
以下為項兵院長精彩觀點:
看過去談未來:中國輝煌成就的根源
項兵院長從中國近代發展歷史的角度切入,分析了中國經濟取得輝煌成就的根源。“談未來必須看過去”,他提出,建國初期為當前經濟發展所奠定的工業和文化基礎經常被人們忽視。
“第一,中國的婦女解放推動了整體人類社會的進步,其步伐超過日本、韓國、臺灣地區與印度,同時也釋放了大量人力資源;
第二,普通話的普及為溝通帶來便利,是超越時代的貢獻;
第三,新中國成立初期的一系列大型基礎工業項目,實際上為中國今天成為全球‘車間’創造了先決條件。”
項兵院長認為,在中國的發展歷程中,改革和開放政策的兩大“車輪”為中國經濟的成功提供了重要動力,使得中國趕上了全球化這一班“快車”,而且,中國市場今天的開放程度在諸多方面仍然走在世界前列。
他強調,中國是唯一不被任何一個模式所主導的市場,這本身就是“開放”的重要體現。“各主要發達國家都有自身的主導模式,而在中國,每一個國家的核心管理模式都可以發揚光大,中國市場的開放已經為全球樹立了一個杰出典范。”
中國崛起的意義遠超經濟范疇
“我不認為中國的改革紅利已經用盡,中國不是沒有‘殺手锏’——城鎮化、人口紅利、尚待放松管制的諸多行業——我們手上有很多‘牌’可以打。”
近年來,外界對中國的增長模式和未來前景提出了一些擔憂,項兵院長則在演講中重申了對中國市場的信心。
“一些西方媒體把中國的成功歸結為國家資本主義。的確,讓市場起到決定性作用還有很長的路要走,但毋庸置疑,中國經濟成功的真正要素之一是民營企業的茁壯發展。”
他分析,民營企業已經貢獻50%的GDP、80%的就業和90%的新增就業機會。“民營企業在受到‘歧視’的條件下仍然茁壯成長,這才是中國經濟成功及持續增長的重要原因。”
中國崛起給全世界帶來的深遠影響也是人們最為關心的話題之一。項兵院長指出,中國崛起的全球意義遠超經濟層面。
“我們有開放包容的心態,我們有多元的文化,我們有對新鮮事物的強烈好奇心和對創業的熱情與動力,我們還擁有占全球近20%的人口,創造了全球GDP的19%,我們必定是世界第一大經濟體。但是,中國的崛起對全球的意義遠遠超過‘經濟第二大國’或者‘經濟第一大國’的稱謂。”
“先哲留下的很多智慧可以與全世界分享,成為解決全球性問題的新途徑和普世價值的一部分。當然,這并不是說我們在所有方面都已經做得很好。面向未來,中國要有更好的發展,中國的企業就必須具備‘從月球看地球’的全球視野。與世界一起努力,中國的企業和企業家才會有更大的空間,中國在全球才可能得到更多的認同和尊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