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偏遠的瓊海市石壁鎮南通小學,苗族孩子們開心地吃“愛心雞蛋”。 本報記者 張杰 攝
? “有飯、有菜、有肉,都是我喜歡吃的!再也不用帶午飯了!”瓊海市石壁鎮南通小學二年級學生蔣軍妹捧著午餐喜滋滋地告訴記者。南通小學從7月1日開始為學生供應免費午餐。在海南省“美在心靈”大學生支教志愿者協會的協助下,中國社會福利基金會免費午餐基金管理委員會選擇了將海南省第一個“免費午餐”項目落戶在這里。
“我們以前要從家里帶午飯到學校吃,飯菜涼了不好吃。”蔣軍妹告訴記者,半碗白米飯、一塊炒雞蛋或幾塊咸菜,就是她以前的午飯。她住在離學校4公里左右的南通村,每天要步行近1小時上學。
南通小學位于偏遠山區,是1-3年級的小規模學校,全校44名學生全是苗族孩子,近一半住在山里。住得最遠的孩子,家離學校有5公里,每天要帶著簡單的午飯,步行1個多小時來上學。山路崎嶇、家庭貧困,山區孩子們的午飯一直是個難題。
“不能保證好吃,但每個學生3元錢的午餐,至少能做到葷素搭配、新鮮、熱氣騰騰。”南通小學校長王瓊金告訴記者。
據悉,“免費午餐”項目將陸續走進更多海南鄉村小學,每個市縣將至少有一所小學的學生能享受到“免費午餐”。
?
?
相關鏈接
小學“免費午餐”7月1日落地海南 年底或將遍布全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