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語欠佳 障礙最大
筆者采訪了多名有海外實習經歷的留學生,其中多數人認為,語言是阻礙留學生順利獲得海外實習機會的最大障礙。
珍妮根據自己的觀察發現,中國留學生在海外找實習工作的過程中,語言表達能力欠佳經常讓他們錯失實習的良機。而在這一點上,文理科學生一樣要接受考驗。對理工科學生而言,技術性面試主要考查的是解題思路的表達能力。雖然中國留學生解題能力都不差,但有些人較差的語言表達能力往往在面試的時候把他們擋在了實習的門外。
啟德教育集團的英國萊斯特大學中國招生代表王穎也認為,多數中國留學生的外語表達能力無法和本地人媲美,因而在找實習工作的過程中,語言就成為了一個巨大的障礙。
即便獲得了實習機會,語言的問題還是會在工作中體現出來。中國女孩劉雨靜去年從廈門大學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畢業后,成功申請到美國南加利福尼亞大學傳播管理專業讀研究生。今年,她憑借精通中文、英語、日語三種語言的優勢,拿到了一個實習機會。盡管英語口語對于劉雨靜而言早已不是問題,但她坦承,實習時跟美國當地人交流,還是會有語言上的障礙。
文化差異 難以回避
留學生在海外實習,往往會因文化背景的差異而遭遇尷尬局面。苗瑞就曾因為這個原因遭到了實習導師的嚴厲批評。
這位中國女孩在美國天普大學讀書期間,利用課余時間到哥倫比亞廣播公司實習。在一次提供自助餐的記者招待會上,饑腸轆轆的她吃了一點東西,回來后就被導師痛罵。她這才知道,在美國,記者不能收受采訪對象的任何東西。她的導師在做記者的二十多年來甚至沒有喝過采訪對象的一杯水。
苗瑞說:“因為并非土生土長的美國人,自己對美國文化背景知識了解很少。但這些知識在新聞實踐中經常要用到,如果不懂美國當地的政治體制和社保體系,采訪別人就會有困難。”而那些知識在新聞學的課堂上是學不到的,需要留學生們自己花時間去了解。
在英國萊斯特大學美術館專業攻讀博士學位的中國留學生史珊珊,曾在英國蘇格蘭的格拉斯哥現代美術館實習。她也陷入了因語言文化差異而造成的尷尬。有時在實習中與當地人交談,她覺得聽懂了對方的話,但實際上因對方表達得比較客氣,導致她并沒有準確理會其意圖,從而耽誤了工作。
?
?
?
相關鏈接
曬名牌包包手表太OUT!!看國外富少如何炫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