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口網7月5日消息(海口晚報記者任錦雯)自海口市公布2014年海口市秋季中小學招生工作方案后,家長和社會的疑問和質疑不絕于耳,本報邀請海口市政府教育總督學王涯燕和海口市教育局基礎教育處處長符延益對家長們普遍關心的問題進行了解答。
搖號隨機派位是為減少人為因素
據符延益介紹,今年,海口市還是繼續實行免試劃片入學的小學一年級和初中一年級新生入學的基本政策。同時,也體現了一些新的做法:一是對有空余學位的學校,將通過搖號、派位等形式安排海口其他不符合就近劃片入學本片區學校的學生,和非海口戶籍的學生入學;二是針對目前海口各小學教育水平參差不齊的狀況,我市首次實行就近劃片入學和指標到校相結合的做法,來完成今年的優質初中學校的入學工作。
“我們會按照一個大片區的形式,把幾所學校聯合在一起,來隨機安排,這樣能夠減少人為統籌的因素,更能體現公正和公平。”符延益告訴記者,在隨機派位的公開方面,海口市教育局將公開學校的空余學位、公開搖號細則、公開操作搖號過程,并會邀請紀檢監察部門、公證部門、學生、家長等進行監督。
對于今年指標到校推薦生限制為擁有海口市戶籍的2014城鄉小學生,部分來瓊務工的農民工認為孩子僅因為戶籍的原因得不到推薦資格有失公平。對此,王涯燕表示:“海口市仍然是實行劃片就近入學,就近入學實際上也有部分優質初中學校,是會接納符合條件的農民工子女的。”
不倡導以“證書多少”論英雄
連日來,部分家長致電本報稱,部分學校在推薦指標到校生時,對于孩子在小學階段獲得的各類獲獎證書都完全不考慮,“單純按照成績排名,是不是又與海口市教育局出臺的方案相違背呢?”
“我們說優質的學生,當然跟我們獲得的獎狀和證書有一定的關系,我們要求學校可以將這些因素考慮進來。”王涯燕強調,但是考慮到證書的獲得渠道很多,該局建議學校在參考學生獲獎證書時要以一些正規渠道的,或者是權威部門組織,比如教育行政部門、政府部門舉辦的一些比賽活動作為依據,可能更加公平合理一些。
符延益表示,作為教育職能部門,希望看到的是小學生能夠健康快樂地成長,也期望家長對各類獲獎證書有一個正確的定位和認識,不要為了讓孩子獲得各種各樣的證書,讓其過多地參加培訓學習,這也跟國家提出不要增加學生的負擔是一致的。“在今年,教育部也提出,在義務教育階段,特別是小學一年級和初中一年級入學,第一是要免試,要就近,另外一個,就是不要與各種證書相掛鉤。”
?
?
?相關鏈接
海口小升初:農民工子女申請借讀租房及社保需半年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