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i id="0yokw"></li>
    <fieldset id="0yokw"><source id="0yokw"></source></fieldset>
    <tfoot id="0yokw"></tfoot>
  • 今年36歲的余婷,2006年加入中國共產黨,同年從華中師范大學畢業。2007年,懷揣著對教育事業的熱愛,她進入海口市金盤實驗學校擔任數學教師,現任學校初中數學組組長,因其做事嚴謹、雷厲風行,學生們給她起了一個親切昵稱——“余哥”。

    鋼筆是氣出來的———搬一搬與操作能力

    海口網 http://m.yinhu3.com  時間:2014-07-09 09:21

      科學是人類經驗的歷程和結晶。你知道一些科學發明都是怎么來的嗎?科學家的創造思維又是怎樣產生的?請看《青少年學科學》。(海口晚報記者張楊 整理)

      搬一搬與操作能力之間有聯系嗎?鋼筆的發明有一個小故事,1884年,一個叫華特曼的美國人在一家保險公司擔任業務員。一次,他憑勤奮好不容易拉到一大筆保險業務,簽訂合同時,那蘸水筆在顧客手中一晃,墨水弄臟了合同。華特曼重新去找合同紙時,那筆業務被一競爭對手搶去,叫華特曼欲哭無淚。華特曼一氣之下,沒有干出什么傻事。或者將那對手打一頓,或是將那蘸水筆折斷來出口氣。

      華特曼在琢磨,能不能研制一種不用蘸墨水的墨水筆呢?這樣,就不必擔心每次蘸墨水時弄臟書寫紙。華特曼將各種蘸水筆擺在面前,不斷琢磨,不斷試驗,發明了今天用吸管吸墨水的鋼筆。這種鋼筆投放時,人們驚訝之余紛紛搶購。今天,鋼筆遍布全世界所有角落,我們司空見慣,何曾想到,那鋼筆的發明者原來是保險公司的普通職員,發明鋼筆的動機是因保險業務丟失引起的。

      華特曼發明鋼筆的靈感是業務丟失后刺激而來,他運用了搬一搬創造技法,將吸水管搬到蘸水筆上。沒有蘸水筆和吸水管作基礎,就沒有這鋼筆的搬一搬了。當然,在搬的創造中談何容易,華特曼要克服吸水問題、漏水問題,這需要有操作能力。搬一搬的想法源于生活,搬一搬技法的實施,有求于操作能力。(選自《科技創造未來三部曲》,作者系我國著名科普作家,海口經濟學院教授劉荊洪)

    海口網 http://m.yinhu3.com [來源: 海口晚報] [作者:] [編輯:馮丹霞] 
    ?

    網友回帖

    海口秀英區將新增3所學校 今年底完成項目前期工作
    今年海口中小學新生入戶調查比例下降
    海南高職(專科)批平行志愿投檔分數線出爐
    海南外國語職業學院2018屆音樂表演班的11名大學生用17種語言翻唱的歌曲《帶你去旅行》。
      對于高三的同學們來說,距離2018年高考僅剩126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