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學科學
科學是人類經驗的歷程和結晶。你知道一些科學發明都是怎么來的嗎?科學家的創造思維又是怎樣產生的?請看《青少年學科學》。(海口晚報記者 張楊 整理)
煤礦的瓦斯一遇火星就會爆炸,對廣大煤礦工人的生命是嚴重的威脅,科學家戴維參觀煤礦后思考,如何為煤礦工人發明一種安全燈呢?他開始翻閱各種資料,進行各種各樣的試驗,經歷無數次失敗后他發現,火焰不能通過極細的管子。他想,小鐵絲網不正是細管子的綜合體么。1817年,礦工安全燈發明成功,第二年投入使用,為礦工安全作出了杰出貢獻。有人建議戴維去申請專利發明權,由此可以獲得一大筆收入。戴維嚴肅表示,能夠為人類做些有益的事,是我唯一的報酬。這個定一定創造,是用細管子的集合體小鐵絲網限定火焰位置,與瓦斯隔離,杜絕火患于未然。進行這項發明,戴維表現了大科學家卓越的操作能力———翻閱資料,從各個角度進行試驗,失敗后不斷總結經驗教訓,尋找突破口,終于發現了問題的關鍵———火焰不能通過極細的管子。確立創造目標,大膽試驗,不斷總結經驗,在無數次失敗中獲得成功,是戴維留給我們的啟示。
法國古生物學家居維葉是比較解剖學的奠基者。有一天,他正在午睡,一個調皮的學生,頭上戴著有角的面具,雙手套上一對蹄子,偽裝的頭角和蹄子,都伸進居維葉臥室的窗口,嘴里發出一種嚇人的怪聲,露出一副要吃人的兇相。居維葉被吵醒后,看到這副怪相,從頭到腳仔細打量了一下,他非但毫無懼怕,還感到好笑,對這怪物說:有角與蹄子的動物,都是不吃肉的,我才不會怕呢。他繼續睡大覺。居維葉對各種動物的內涵非常清楚,而這個內涵,動物有蹄子的特征,就是草食動物定一定的概念標準。(選自《科技創造未來三部曲》,作者系我國著名科普作家,海口經濟學院教授劉荊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