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生家長代表全程攝錄。記者 黃一冰 攝
海口網7月19日消息(海口晚報記者 任錦雯)18日上午,備受社會關注的海口市小升初指標到校生電腦搖號派位順利結束,市教育局在家長代表、學校代表、媒體代表和公證處的共同監督見證下,在短短50分鐘內,確定了1219位指標到校生的去向,6所優質初中的錄取名單當天在海口市教育局網站公布。
919個指標到校名額現場搖出
為了讓全市小學畢業生能有機會享受優質教育資源,遏制“以權擇校、以錢擇校、以分擇校”,2014年秋季,海口優質初中學校招生首次實行免試劃片就近和指標到校相結合的招生方式。為確保隨機派位工作公開、公平、公正,海口市教育局根據《2014年海口市小升初指標到校工作方案》的要求,對指標到校生隨機派位工作進行了詳細的規劃:6所省一級學校指標到校名額1225個,計劃通過學生申請、學校推薦、教育行政主管部門審核、隨機搖號派位等環節,確定最終錄取名單。
7月15日,海口市教育局網站公布了小升初指標到校生推薦名單,其中景山學校放棄2個名額,景山海甸分校放棄1個名額,靈山鎮中心小學1名學生戶籍不符合條件被取消資格。之后又有2人申請退出,18日當天參加派位的人選共有1219位。
根據有關規定,指標到校計劃采取分組捆綁,有住宿條件的海南中學初中部、海南僑中初中部為第一組,共計劃接收576人;有住宿條件的瓊山中學初中部、海口實驗中學初中部、國興中學初中部為第二組,共計劃接收343人;沒有住宿條件的海口一中初中部為第三組,共計劃接收300人。由于第三組僅有海口一中初中部一所學校參與錄取,不再參與電腦隨機派位,本次隨機派位對象為各小學推薦到第一組、第二組的指標到校生共計919人。
家長現場抽簽決定派位順序
搖號的每一個步驟都由海口市教育局基礎教育處處長符延益進行現場解讀:這項工作開始前,海口市教育局先將搖號程序報公證處審核。經審核無誤后,公證處在搖號前對派位系統進行封存。搖號所用電腦至關重要,現場選擇了由公證處提供的電腦。公證處人員現場解封派位系統,并在電腦上安裝該系統,導入參加派位的指標到校生名單。接著,當場隨機確定二位家長代表,一位家長代表現場抽簽決定隨機派位的錄取學校順序,比如,第一組錄取學校有海南中學、海南華僑中學兩所,誰先派位由家長抽簽決定;另一位家長代表按下啟動鍵,電腦進行隨機派位。
那么參加此次現場搖號工作的學校代表和家長代表是如何產生的呢?記者從海口市教育局獲悉,為了保證此次搖號工作的公平、公正、公開,組織此次活動的海口市教育局不參加家長代表和學校代表的選拔和推薦工作。此前,安排四個區教育局各選出2名家長代表、2名學校代表,6所參與錄取的學校也將各派一名代表參與,濱海九小、海口市二十五小、海南白駒學校等海口市教育局直屬學校,以及民辦學校寰島實驗小學也有代表參與這項工作并見證派位全程。
當天恰逢“威馬遜”臺風登陸,盡管風聲呼嘯、暴雨傾盆,家長代表和學校代表卻無一缺席。當天總共有11名家長代表和18名學校代表見證電腦搖號全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