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AARON LOGAN/WIKIMEDIA
發表論文是科學職業最大肆宣傳的度量標準之一,幾乎每個研究人員都厭惡自己的履歷中這部分存在缺口。但這里也有慰藉:一項新研究顯示,極少有科學家(不足1%)能每年發表1篇論文。
但這150608位科學家掌控了研究期刊,在所有論文中約41%出現了他們的名字。在那些引用率最高的論文中,該精英團體的名字在87%的論文中出現。
這項近日刊登于《科學公共圖書館—綜合》期刊的新研究由美國斯坦福大學流行病學家John Ioannidis領導。他與同事Kevin Boyack和Richard Klavans使用愛思唯爾的斯高帕斯數據庫,分析了1996年至2011年間全世界1500萬位科學家出版的論文,這些論文涉及數個學科。
“我之所以決定研究這個問題,是因為我一生中見過很多有才華的人無法在當前體系和當前限制性資源中生存。”Ioannidis表示。他懷疑只有很少的科學家每年都能發表論文。盡管結果表明這一數字低于1%,但仍讓Ioannidis十分驚訝。
在這些多產的科學家中,很多人是實驗室或研究小組的負責人,他們負責籌集經費、監督研究,最終將自己的名字加入到產出的論文中。Ioannidis表示,另一些人可能是自己有充足工作保障和時間進行各種研究。
但那些看上去是從高產實驗室順利產出的論文,背后也有非常繁重的工作。“在很多學科中,大量招入的博士生成為廉價勞動力。”Ioannidis及合作者在論文中寫道。這些學生可能花費數年進行研究,但只產出了1篇或很少的論文。“在這些案例中,該研究體系可能利用了數百萬年輕科學家的工作。”(張章)
?
?
相關鏈接
成都女生被牛津、耶魯、斯坦福等11所名校錄取(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