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頂尖大學中,出色的年輕人數不勝數,今年夏天剛從哈佛大學社會人類學專業畢業的萊拉·伯貝便是其中之一。她謙遜、樂于助人、有毅力,在她身上我獲益良多。通過這篇文章,我希望分享萊拉在大學中的感悟和經驗。
在美國,成績優異的高中生往往能獲得8~12個名校的錄取通知書,但在馬達加斯加長大的萊拉曾被包括哈佛、耶魯、斯坦福、布朗在內的20所知名大學錄取。最終,她選擇了心中的頂級私立研究型大學——哈佛。
在進入哈佛后,優秀的同學、繁重的課業和五花八門課外活動令她無所適從。萊拉告訴我,盡管最初面對世界知名教授和成績優異的同學時,感到非常有壓力,來自老師和同學的幫助還是讓她逐漸走出迷茫。
“同學幫我校對論文,教授幫我拓展社會關系,在學校的支持下,我還成立了一個俱樂部。”萊拉說,“我在哈佛學到的第一課就是要毫不猶豫地尋求幫助,指導和建議——我比自己想象中更需要這些。”
在大學生活中,萊拉也曾遭遇挫折,她有過被學生組織、企業和研究生課程拒之門外的經歷。“我覺得自己像個騙子。”萊拉說,“我會質疑自己,有時不再參與競爭,因為覺得自己不具任何優勢,”
我經常建議學生考取頂尖大學的原因之一,就是可以從周圍同學身上獲益良多——他們不僅擁有豐富的背景,也具備成就非凡事業的潛力。雖然我不是萊拉的老師,但她最終學會了欣賞。面對來自同齡人的挑戰,萊拉變得更具激情,也更加努力。
在同學身上,萊拉認識到從高中起鍛煉能力的重要性。她鼓勵現在的高中學生,抓住機會承擔更多責任。由于她畢業于只有11名學生的小班級,萊拉在高中并未參加過多少課外活動。
“我在哈佛做了很多嘗試,參加講座、演講,還學過帆船、舞蹈、歌劇以及許多其他活動。在高中時,我對這些活動很感興趣,但幾乎沒有嘗試過,我希望高中學生們能不斷嘗試新事物,尋找屬于青春的激情。”
萊拉真正認識到團隊精神的重要性是在大學里,但她希望能從高中起開發學生的團隊意識,因為她現在才領悟到,這種經驗是進入專業領域和社會后,一筆寶貴的財富。
如今,萊拉對“協同合作”這個詞懷有深深的謝意。表達不同的意見、辯論是萊拉在大學里經常會做的事情,這讓她能反思自己的觀點,激發新靈感,也讓她能更好地理解他人的情感和他們所關心的問題。
萊拉還鼓勵學生大聲說出自己的觀點,因為她發現討論、交流、說服的過程是非常有益的——而大學為此提供了最佳環境。
“與其和懷有不同意見的人敵對,或是與周圍人暗中較勁,我會勸你懷著尊重和積極的態度,和那些人討論交流。”萊拉說,“你能夠從對話中成長,成為更出色的人。以開放的心態面對周圍人,不要忘了保持一絲謙卑。”
?
相關鏈接
福布斯公布全美大學榜 哈佛耶魯未進前三
潘石屹哈佛捐款引質疑:調查過貧困生能否考入嗎
不該指責潘石屹捐贈哈佛
美國哈佛大學最新發現 紅肉增加乳癌危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