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年前就盼著這一天”
津瓊攜手培養師資,首批19名免費師范生上崗,助力海南中職教育
在天津職業技術師范大學苦練四年內功,而今持本科畢業證、學位證、教師資格證和相關專業職業資格證書“榮歸故里”的我省19名畢業生,經雙向選擇,他們現已分別進入海南省工業學校、海南省商業學校、海南省農業學校、海南省民族技工學校、海南省機電工程學校、海南省華僑商業學校、海南省財稅學校、海南省旅游學校、海口市第一職業中學、瓊海市職業中等專業學校、澄邁縣中等職業技術學校、昌江黎族自治縣職教中心等12所中職學校任教。
求學
受益同一項目哥倆走出黎母山
李秀章
黎鈴
8月27日,李秀章和另外4名校友蒙鐘娩、文妮悅、陳娟娟、黎鈴結伴來到海口市第一職業中學報到。他們都是我省首批進入天津職業技術師范大學讀本科的免費生。因為特別重視這份工作,眼前的小伙和姑娘們特意穿上了新買的“職業裝”:白色襯衫和黑色短裙、黑色長褲這身裝扮讓他們這批剛走出校門的大學生都有了老師的“范兒”。
“上大學的時候,舍友們特別喜歡聽我講大山里發生的故事。”李秀章說。這位來自瓊中黎族苗族自治縣黎母山鎮松濤新村的小伙子有著很“陽光”的笑容。談到在天津免費讀大學的經歷,他說,接到大學錄取通知書之后,他就明白自己肩負的使命。從那時候開始,他便明白了自己的職業方向:畢業后到中職學校當老師,為支持海南中等職業教育發展做貢獻。
近年來,隨著我省中職教育的快速發展,“雙師型”職教教師緊缺的矛盾日益凸顯,為緩解這一矛盾,從2010年起,海南省政府委托天津職業技術師范大學每年培養30名定向免費中職師范生。天津職業技術師范大學是我國首批建立的職業技術師范院校,也是全國重點建設職教師資培訓基地,主要培養職業學校教師和應用型人才。其開展的“雙證書一體化”職教師資培養得到社會的高度評價。即:學生畢業后,將取得學士學位證、中級及以上國家職業資格證,使學生具備開展理論教學和實踐教學的能力。
“因為親身經歷過,所以我明白,山區的孩子,上學的路有多么坎坷。”李秀章說,他的家鄉瓊中是國家級貧困縣,基礎教育相當薄弱。以他本人為例,初中畢業后,他考上了儋州一所高中,第一次走出大山。在接到大學錄取通知書時,他以自己的選擇為榮,期待早日成為一名教師,為家鄉培養更多的建設者。大學四年內,時時以“學高為師,身正為范”的標準嚴格要求自己,獲得過勵志獎學金。
2013年,李秀章弟弟李海章參加了高考,受哥哥的影響,他也毫不猶豫地填報了天津職業技術師范大學的志愿,并被順利錄取,和哥哥一樣肩負著重擔走出了黎母山。
生活
學費生活費全免還發生活補助
陳娉
在一些大學校友眼中,李秀章的求學經歷相當神奇。大學四年,他基本上沒花過家里的錢。“我們這些來自海南的免費生不用交學費、交住宿費,每個月還能領400元生活補貼。再利用假期做一些家教之類的兼職,掙些錢當生活費,足夠養活自己了。”李秀章說,“和很多同齡人相比,我們真的很幸運。”
根據海南省政府、天津職業技術師范大學與免費中職師范生共同簽訂《海南省培養免費中職師范生協議書》,海南籍考生自愿報考免費中職師范生,天津職業技術師范大學和海南省教育廳審核后錄取,海南省承擔學生在學校四年修讀期間學費、技能培養費、住宿費、補助的生活費,標準為每生每年1萬元。
“讀大學這些年,基本上沒給家庭增加經濟負擔。”陳娟娟于2010年畢業于臨高中學,父母務農,收入微薄。她考上大學那年,哥哥正在西北民族大學讀書,靠國家助學貸款交的學費,一邊求學一邊勤工儉學。另外還有一個弟弟在讀高中。高考放榜后,聽老師介紹有“免費中職師范生”項目,她立即填報了志愿。
陳娟娟說,受益于“免費中職師范生”項目,她才可以專心地學習,不為生活擔憂。大學期間,外省的同學們都特別羨慕“海南班”的學生。“海南班”的學生在中秋節前會收到學校發放的“愛心月餅”,圣誕節前會收到“愛心蘋果”。
性格開朗、愛說愛笑的曾娟現在是海南省旅游學校的教師。從澄邁中學畢業的她,父母是漁民,收入不穩定。她與雙胞胎妹妹同年參加高考,而且成績不錯。她被天津職業技術師范大學錄取不久,妹妹被海南師范大學錄取。當時父母很高興,也很著急。她還有個大哥在武漢上大學,要同時供3個孩子上大學,經濟負擔很重。“當時爸爸打算背井離鄉打工掙錢,供我們上學。”想起當時的情景,曾娟的眼睛濕潤了。“填報志愿后,我被錄取為免費師范生,全家人都長出一口氣,爸爸也不用外出打工了。”
“除放假回家的車費,家里不再負擔任何費用。學校每月往我們的飯卡打200元、往銀行卡打200元,吃飯和日常生活花銷足夠了。”現已成為海南省工業學校教師的楊澤池說。
學習
設“海南班”全方位因材施教
“從踏進大學校園的第一天開始,我們就感受到了濃濃的關愛。”現在已經是省機電工程學校教師的陳娉說,校長和其他學校領導經常和來自海南的免費生聚會、談心。
記者從天津職業技術師范大學了解到,結合海南省對中職教育專業人才的培養需求,該校將海南籍免費中職師范生分別安排到不同的專業和班級學習。以2010級的海南籍免費中職師范生為例,分別被安排到機械工程、自動化與電氣工程、汽車與交通、信息技術工程等8個學院學習專業技能,共涉及12個專業。
為加強對海南籍免費中職師范生的管理,學校將他們單獨組成一個虛擬班,稱之為“海南班”,專門安排導師對海南班的學習、生活、思想等全方位提供幫助和指導。班主任王嵩老師是天津大學職業教育碩士研究生畢業,曾到德國學習一年,了解德國先進的職業教育理念和職業教育做法。
“我們在學校學習理論知識和實踐技能的同時,還要為將來當老師做充分準備。”陳娟娟說,每個星期二下午,“海南班”的學生都會通過班會活動彼此交流學習經驗,或上講臺鍛煉授課能力。每學期末,同學們會花兩周時間接受師范技能培訓,大家輪流登上講臺進行教學實習,精心制作多媒體課件、板書等。“導師經常對我們說,不怕你教不會,就怕你管不了,平時,有意識地教我們學習管理班級的技巧。”
讓大家印象深刻的是,今年6月底告別校園前,海南籍免費生和班主任王嵩在一起吃的那一頓團圓飯。班長曾娟給每個人發了一張小卡片,大家在卡片上寫滿了對老師的祝福語,飯桌上,大家專挑愉快的話題來講,但跟班主任道別時,還是有人偷偷抹起了眼淚。
進步
苦練內功備戰
海南中職大課堂
舉止落落大方,普通話說得字正腔圓。在和海南籍免費中職師范畢業生交談的過程中,可以感受到他們的卓越不凡。
“學校領導在生活上對我們關愛有加,在學業上要求卻嚴格得很,我們的成績是一點水分都不能摻的。”畢業生陳娟娟說,如果普通話不過關,根本無法獲得教師資格證。“為了練好普通話,大家都下了一番苦功夫。”
陳娟娟還記得,剛進大學時,在宿舍和家人通電話,舍友們對她的方言非常感興趣,有的甚至以為她是泰國來的。在自我介紹時,她發音不準,一些同學以為她的名字是“岑今今”,后來看到她在黑板上寫下自己的名字,才恍然大悟:“哦,原來你叫陳娟娟!”
四年后的今天,有舍友夸她,一口標準的普通話可以媲美播音員。
英語,是最讓海南籍學生頭疼的學科之一。剛剛入校,他們就感受到了自己和其他同學在這門學科上的差距。為了迎頭趕上,陳娉放棄假期專門參加英語能力提高班,李秀章花一個學期時間背英語詞典,蒙鐘娩買過很多套英語試卷來“磨刀”。
“來自政府的關愛,使我們能夠在綜合實力雄厚的天津職業技術師范大學免費學習知識和技能,我們沒有任何理由松懈。”李秀章說,他們的目標一直非常明確:畢業后回到海南家鄉,在中職教育的舞臺上大顯身手。要給學生一杯水,教師要有一桶水。所以,他們必須要苦練內功,提高技能。
以陳娉為例,她在校學習成績一直十分出色。在上大二時,她就拿到了國家心理咨詢師二級證書。在校期間,曾獲得過二等獎學金,她還踴躍參加過學校組織的歌唱大賽、寫作競賽以及鋼筆字等職業技能方面的比賽,都獲得了不錯的成績。
“海南班”的進步有目共睹。據校方介紹,2010級海南籍免費中職師范生中,有很多同學一入校就遞交了入黨申請書,多名同學獲得國家助學金和學校獎學金,多名同學在班級、學院和學生社團擔任職務,并在天津市和學校的各類評比和競賽中獲獎,為學院和班級贏得了榮譽。
自豪
畢業前省教育廳組織“雙向選擇”
蒙鐘娩
?
相關鏈接
北大清華在海南招24人 5所高校招免費師范生74人
海南免費師范生返瓊對接崗位 保亭中學零應聘
海南免費師范生招聘會23日在海口市白駒學校舉行
海南將提供218崗位招免費師范生
最令海南籍免費中職師范畢業生自豪的是,在同專業其他同學四處奔波參加招聘會,為找工作而焦急之時,他們的工作崗位已經全部落實。更難得的是,符合興趣特長,專業對口。
據省教育廳職業教育與成人教育處處長林崗介紹,今年1月15日,我省首屆免費中職師范生參加了省里統一組織的免費中職師范畢業生公開招聘考試,并和省內15所中職學校進行了面對面的接觸,進行“雙向選擇”教師崗位。當時,省內15所中職學校提供了42個教師崗位。據了解,進行雙向選擇之后,免費中職師范生在1月16日進行體檢,并經公示無異議后,各招聘學校與擬聘人員簽訂就業協議。2014年7月15日前,免費中職師范畢業生已經陸續持畢業證、學位證、中等職業學校教師資格證和中級及以上國家職業資格證書送省教育廳職業教育與成人教育處審核,之后到簽約單位報到。
“家里有表弟和表妹都在海南接受中職教育,他們在學校讀書時享受免交學費的政策照顧,畢業后都能順利就業,而且收入還不錯。”現已成為省工業學校教師的楊澤池說,近年來海南中職教育發展迅速有目共睹,而今自己能夠為海南中職教育增磚添瓦,他很有信心,而且為之自豪。
陳娉說,自己的母親是一名小學教師,受母親的影響,自己從小就憧憬當一名教師。四年前,她從瓊山中學畢業,被天津職業技術師范大學應用心理學專業錄取之時,已經做好了未來的職業規劃。海南職業教育正處于快速發展階段,進中等職業學校當教師必定大有作為。“4年前我們就盼著這一天了。”
工作
暑假期間積極備課提前上崗
與普通中小學相比,我省中等職業學校新生報名時間較早,現已有不少學校組織新生接受入學教育。
陳娉于8月21日來到省機電工程學校上班。8月24日,身為班主任的她和2014級汽車商務班的29名同學正式接觸。這個班被叫做“娘子軍”,只有8位男生。因為很多學生尚未適應嶄新的學習生活,管理工作難度不小。
最近幾天來,每天早上7:45她準時到校,督促學生穿校服參加各種校園活動,給學生宣講學校紀律和各種規章制度。她發現有個男生以留長發為榮,立刻約他到辦公室,花了半個小時與他談心。在應用心理學專業科班出身的老師面前,這名男生很快便心悅誠服,答應下午就去剪掉長發。
學生放學后,她這位班主任還不急著回家,因為,她要全程陪同學生上晚自習,晚上9:30學生回到宿舍后,她還要再進入宿舍檢查學生住宿情況以及宿舍衛生情況,一直到晚上10:30之后,才能放心離開學校。
8月27日,剛到海口市第一職業中學報到的李秀章接到的任務是,新學期給兩個班的學生上數學課,同時擔任其中一個班的班主任。“這個暑假里,我一直在備課。”他愉快地接受了工作任務。
學網絡工程專業的文妮悅接到的任務是,在新學期教《網頁設計》、《計算機基礎》、《計算機網絡》三門課程。她非但不覺得這份任務重,還興奮不已。“四年前盼的就是這一天。這些都是我最喜歡而且最感興趣的學科,足以讓我發揮專業特長。”
“海南經驗”發揮引領作用
天津職業技術師范大學黨委書記孟慶國曾于2010年11月初,參加了海南省與天津職業技術師范大學合作培養免費中職師范生啟動儀式。啟動儀式上,海南省政府、天津職業技術師范大學與免費中職師范生共同簽訂《海南省培養免費中職師范生協議書》。根據協議,海南籍考生自愿報考免費中職師范生,天津職業技術師范大學和海南省教育廳審核后錄取,海南省承擔學生在學校四年修讀期間學費、技能培養費、住宿費、補助的生活費,標準為每生每年1萬元。
“《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提出,要積極推進免費師范生教育。海南省在全國率先采取財政保障、合作培養、定向就業的形式,由地方財政出資,將免費師范生教育拓展到職業教育領域,是免費師范生教育的新進展,也是對職教師資培養制度的新探索,對于全國有引領和示范作用。海南之后,新疆、西藏等地也紛紛送學生來接受免費教育。”孟慶國高度評價該項目,這一舉措不僅是超前的,而且是具有戰略發展眼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