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中國之聲《全球華語廣播網》報道,校園安全問題越發受到社會的廣泛關注。9月份開學以來,武漢市啟動為期一個月的“護學護校”專項行動,嚴打侵害師生各類違法犯罪,為大學校園營造良好的治安環境。武漢各級公安機關組織警力每天早、中、晚上下學的三個時段在全市中小學校開展駐校值守。
武漢市公安局宣傳處處長魯藝兵:今年秋季開學全市6000多名貧困力量向校園傾斜,按照一校一警建警察、建警車,建警燈的措施要求,對全市的2000余所中小學校,幼兒園開展住校職守和流動行控,確保校園的治安秩序十分的安全。
針對大學,在大學生到校前,武漢警方將組織警力對全市高校及周邊開展專項清查行動,學生返校期間,警方將增派警力,在長途汽車站、火車站定向巡邏,隨時接受師生群眾報警求助。
近些年,校園安全問題頻頻出現,比如說傷人、虐童、猥褻等等。學校能否真正地保護好學生?除了學校以外,社會、家庭和學生個人又該做些什么呢?
在南美國家阿根廷,老城區和新城區的學校,安全保障工作各不相同。
中國國際廣播電臺前駐南美記者王覺眠:在阿根廷孩子們也被稱為是花朵、是未來,阿根廷社會宣傳對孩子的保護是每個公民的責任,在學校附近隔幾個街區就可以看到前方有學校請慢行的標志牌,如果趕上上學高峰,學校老師會在警方的允許下,指揮交通請車輛繞行,阿根廷中小學分兩種,一種是建立在老城區的學校,周圍全部都是規規矩矩的居民區,因為很多好學校和教會有關,所以附近有教堂也是常事,如果學校附近想開什么,會對學生有什么不好影響的生意,學校委員會就會向有關部門提出抗議,而這種抗議一般都會奏效,所以學校附近的環境是可以得到保證的。還有一種學校是郊外的寄宿學校,寬闊的操場整潔的教學樓,至于周圍呢,地廣人稀的根本看不到歌廳、網吧這種場所,能有一兩家小飯館已經算很幸運了,所以學生在自然風光的熏陶下,不會受到不好風氣的影響。
日本的很多學校,會給年幼的孩子發放警報器,遇到危險可以隨時通過警報器求救。
日本觀察員黃學清:日本在十幾年前曾經發生過一次校園慘案,之后很多學校都采取了防止閑雜人員入內的措施,有的學校還在門口豎起了警察巡視點的牌子,安裝了攝像機,一些小學和幼兒園配備的專業的警衛人員,孩子們一般是排路隊集體上下學,住址相近的孩子到規定的地點集合,由大孩子領著小孩子排隊一起去上學,每天早晨家長輪流在集合地點值班看孩子們排好隊出發。在學校附近的道路上,有志愿者或者是家長維護安全,很多地區都有孩子110制度,就是安全維護志愿者在自行車后面掛上寫著孩子110的牌子,時刻接受孩子們的請求。也起到了巡視和防止犯罪的作用,一些店鋪和家庭的門口也貼著這樣的牌子,為孩子們提供安全避難處,每天到了孩子們放學時間地區的高音喇叭會廣播孩子們即將放學,請大家注意孩子安全的通知,另外小學還免費給孩子們發放警報器,一旦遇到危險,拉一下警報器就會發出大音量報警聲,現在有些地區已經改為發放手機警報器,這種手機警報器啟動之后,不僅會發出警報聲,同時地方政府和警察局也會收到警報,并且可以測定兒童所在的位置。
為了減少校園欺凌及其他校園暴力事件發生,保護校園安全,英國政府采取了多種措施。教育部門明確支持各個學校設計制定自己的反校園欺凌政策,并為學校提供專業人員幫助。
《全球華語廣播網》英國觀察員侯穎:校園安全是英國學校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每所學校都被要求以1996年教育法和地方政府教育部門的相關法規為指南,結合實際情況,自行制定并且定期更新本校的安保規章,地方政府也對各學校的規章的制定和執行情況予以監督指導,英國小學也制定了應對恐怖襲擊,暴力犯罪和挾持人質等重大突發事件,以及交通等以外事故的應急處理預案,明確規定了學校校長安全員地方政府的職責任務,包括現場處置緊急疏散聯絡家長和應對媒體等等,應急處置預案也需要每年更新,操作性較強。不僅如此,英國的中小學校長還定期需要接受當地政府或者是教育部門組織的安保培訓,之后校長還需要在對本校員工學生和家長進行培訓,內容包括常用的安保知識、安全和消防器材使用方法、應急求生和求救技巧,以及對陌生人的警惕意識。和校園安全員與警方的溝通技巧等等,英國的中小學非常注重利用社會資源來保證校園的安全,為提高學生和家長的安全防范意識,各小學也都設立校警,協助校長協定和執行安全規定。不定期的發放安全宣傳教材,培養學生和家長了安全防范意識和應對技能,此外當地警察局都有一名警官負責與學校聯絡,并定期向學校通報招聘的安全情況,為學校提供安全咨詢意見。
?
?
相關鏈接
校園安保的陣痛與陣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