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節前,南京建鄴區一小學給家長群發了一條短信,希望家長們不要送禮,老師也連張卡片都不會收!“現在教師節讓老師‘談禮色變’”一位小學老師告訴記者,如今連張孩子做的卡片都不敢收。教育專家認為,教師節這種“一刀切”式禁送禮方式也有點不近人情。
■新聞背景
教育部下禁令嚴查教師收禮
日前,《教育部關于印發〈嚴禁教師違規收受學生及家長禮品禮金等行為的規定〉的通知》,要求各地教育部門和學校建立健全領導責任制,研究制定具體的落實方案和配套措施,著力形成教師不想收禮、不敢收禮、不能收禮的長效機制,糾正少數教師違規收禮品禮金等不正之風。對違規違紀的,發現一起、查處一起。情節嚴重的,依法依規給予開除處分,并撤銷其教師資格;涉嫌犯罪的,依法移送司法機關處理。
南京小學節前短信通知:請家長啥禮都別送
“各位家長:教師節將近,這是一個值得紀念的日子!學校倡議請勿以各種形式向老師贈送禮物(鮮花、巧克力、卡等)。您對學校教育教學的積極支持和配合就是對老師最好的感謝。謝謝!”這是日前南京建鄴區一小學給所有家長發的一條通知短信。
“我覺得學校的做法是好的,讓很多糾結要不要送禮的家長打消念頭。其實有的家長是看別人送,怕孩子吃虧才想送的。不過其實教師節應該是讓孩子感恩老師的一個機會,我家女兒很喜歡她們班主任,現在連卡片都不給收了,孩子如何表達自己對老師的感謝呢?”“今年對教師節送禮的禁令早早就出來了。我們也跟老師說,一定要嚴格要求自己,誰也不要撞在槍口上!”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小學校長告訴記者。
家長有心送
為送禮成功 研究不同老師的心理
張女士兒子今年上一年級,她非常希望老師能多給孩子一些機會。她給老師準備了點水果,放了500塊錢蘇果卡。但老師沒收。
像張女士一樣的新生家長很多。臨近中秋節和教師節,很多新生家長都在糾結要不要給老師送禮。新生家長劉女士還特地向“過來人”討教:“送禮要講究方法,先要跟老師拉關系,親近了,老師的戒心就小了。要根據老師特點送禮。有的老師膽子比較大,收慣了就見怪不怪,所以直接送卡一塞就行;有的老師原則性較強,可帶點土特產或旅行禮物,不要貴重,實用一點;新老師,多以跟老師溝通孩子情況為由,跟老師多配合,然后以孩子做的卡片、畫畫為由頭,給老師適當放點卡,看看老師的反應。總之不要一下子太猛,嚇到新老師。”
老師吐心聲
過個教師節,卻變成“人人喊打”
“送禮,家長糾結,很多老師也糾結。教師節本來是給教師過節的,現在變成人人喊打的,弄得這幾天老師也很敏感。”南京一位擔任多年班主任的教師表示,不乏有收家長禮物的老師,但只是少部分。“我想,絕大多數老師都不會因為學生是否送禮了而改變對學生的看法,希望家長們能尊重老師,更不要為此來考驗老師。”
“老師也是社會人,即使不想 ‘趟渾水’,有時候也是身不由己。”南京一位中學名師說:“有時,“關系戶”找到你,說想給孩子補補課,或者關照關照這個孩子。“有的時候,家長還對你客氣得不得了,不是帶點東西,就是請吃飯交流感情,但是吃人的嘴軟,拿人的手短,我清楚地感覺到,家長送禮不是出于對老師的尊敬,而是出于功利性目的。”
■專家觀點:
教師節“禁送禮”也不能一刀切
“在國外許多國家,家長都可以向老師用贈送禮物的方式表達情感,但是不能超過多少金額,比如有的國家規定給老師送禮物一次不能超過5美元。”南師大教科院副教授殷飛認為,教師節給老師送禮不能“一刀切”,同時他認為,家長可以帶著孩子一起選擇表達情感的小禮物,“我的小孩主動想到帶礦泉水給老師。這是多好的教育孩子要感恩的機會!”
殷飛認為,社會要堅決打壓的是功利性的送禮,家長送出的禮物是表達情感還是懷有功利目的,老師應該有所判斷。而制止這種功利性送禮的方法不在學校而在教育行政部門,教師不能向家長索要禮物,或者收取貴重物品,多年來我們一直在呼吁,教育部門出臺的懲戒措施及管理條例仍然不到位。“如果教育部門明確,一旦發現老師違規收禮立刻下崗,不良風氣自然而然會糾正過來。”殷飛說,目前南京部分私立學校訂了明確校規,一旦發現有老師索要禮物,一律辭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