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口網9月10日消息(海口晚報記者 陳新衛 海口網記者 林韋瑋)百年名校瓊山中學在2013-2014年度創造了多個神奇:高考一二本入圍率首次突破了91%的大關,且上線考生也突破了千人,創下高中部整體搬遷后的最佳高考成績。學校男排勇奪全國中學生排球聯賽冠軍、全國中學生運動會季軍;學校女子沙排兩年奪5項全國冠軍、一次世界中學生女子沙排錦標賽季軍;學校舞蹈隊參加第二屆“荷花少年”全國中學生校園舞蹈展演獲得了最高獎“荷花少年”獎及最佳編導獎,為海口市、海南省的中學藝體工作爭得多項“國字號”殊榮;王賢德、吳少影、符傳、吳清樁、章詩輝、楊飛、張華等教師的科研論文、教學設計榮獲國家級一等獎;學校也順利通過了海南省一級(甲等)學校的評估復檢,繼續保持“省內示范、國內知名”的名校榮譽。
“教師是教育核心競爭力的核心,學校的核心競爭力要緊緊圍繞教職員工的工作素質、工作熱情、工作效能來動心思,做文章……”一年來,瓊山中學大膽進行制度創新,把教師作為教育核心競爭力的核心,把教師隊伍建設作為新課程改革的關鍵要素和系統工程,堅持讓中青年骨干教師站在教育的最前沿,構建起從校領導、中層干部、一線教師的立體式多層次培訓體系,從而培育出一支高素質的教師隊伍,為素質教育的全面推進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讓學校精神引領教師幸福成長
“教師是學校之本。沒有教師生命質量的提升,就很難有教育質量的提升;沒有教師精神的解放,就很難有學生精神的解放;沒有教師的教育創造,就很難有學生的創造精神。”這是瓊山中學師資團隊建設的共識。
在瓊山中學,有這樣兩位老師令人印象深刻。教務處主任梁菁,人稱“拼命鐵娘子”。在實現2014年高考的重大突破之后,“鐵娘子”也扛不住長期超負荷工作給身體帶來的透支,最終大病了一場。新學年開學后,不顧疲憊的“鐵娘子”第一次染黑了頭發,她笑稱“白發多了顯老,學生們會不喜歡的。”緊接著,她又拿著2014-2015學年第一學期瓊山中學教務處工作計劃挨個與教學部門、學科組進行商討,投入到新一輪的教學落實忙碌當中。
云慧勵老師是英語教研組長,曾多次獲得全國、省、市各類教學評比、科研論文大獎。盡管已不再年輕,但她總是主動承擔在別人眼里“壓力山大”的重點班的教學任務。對此,她笑著說:“趁自己還能上幾年課,就當是給年青教師多上幾節示范課。只有在課堂上,我才覺得年輕、開心和幸福。”
這是一種無私忘我的精神,是一種“捧一顆心來”的精神!在瓊山中學,處處能感受到這種精神感召的標桿存在:為了帶畢業班一再將婚期延期的王彩鳳老師;每周都睡在學校不回家的王育老師;為了不耽誤學生軍訓,大熱天挺著大肚子陪伴學生的張華老師……
“我們的教師所倡導的是一種振作、昂揚、向上的精神狀態,是一種敢于爭先、不甘落后的工作熱情,是一種遠離浮躁、摒棄低俗、拒絕流俗的平和心境,是一種永爭一流、永求上進的工作勇氣。”這種學校精神匯聚成一句話:“就是追求超越,以人為本”。這既是學校的辦學理念,更是學校歷經百年凝練出來的文化底蘊。“讓每一名教師都成為最好的自我,讓每一名學生都能傳承學校百年的文化積淀,讓每一位教職員工都能在學校精神的感召下奮力前行,幸福成長,這就是瓊山中學的‘教育夢’。”陳琪校長精彩解讀了瓊山中學的學校精神。
為年青教師開辟快速成長通道
教師是學校發展的根基,是實現辦學目標最有力的保障,學校所有的辦學主張都要通過教師來實現,學生高水平均衡發展、學生的終身幸福都要靠教師的思想引領、行為示范。為了幫助年青教師迅速成長,瓊山中學大力實施“青藍工程”,培養一批在教育教學領域發揮核心作用,能攻關、能克難,為提升學校的辦學知名度和可持續發展的骨干教師隊伍。
每一位進入瓊山中學的年輕教師和第一次擔任高三班主任的教師,都會拜一名經驗豐富的老教師或優秀班主任為師傅;每一位瓊山中學的教師每年都必須準備一節優質課、一個好課件、一個好教案、一篇好論文、撰寫一篇教學反思、做好一份試題評選。“我們要求所有教師必須做到‘三不’:不上無準備之課,不上目標不明確之課,不上一講到底之課;同時全校實施推門聽課制度,校領導和中層領導在校內可以隨機推門走進任何一個課堂,了解老師們的真實教學情況,發現教學中存在的問題,研究學生的學情,觀摩其他老師的教學方法和技巧,創建真正的優質課堂。”梁菁主任這樣說。
在骨干教師和老教師的“傳、幫、帶”下,瓊山中學有人生理想、有發展愿望的年青教師們,以自己的行動影響、帶動了身邊的教師們,他們以參加培訓為榮,以展示教學成果為榮,以關心帶動同伴的發展為榮,在不同的級部和學科,形成了具有人文溫暖和良性微競爭的工作環境,一批骨干教師迅速成長為教學中堅,近年來在歷次的國家級和省市級示范課、創優課大賽中屢獲殊榮。
讓每一位教師成為最好的自我
“讓每一個人成為最好的自我,不僅是指學生,也包括教師。”副校長林志軒說,學校不斷加強師德建設,讓教師明德正身,完善人格,成為最好的自我;讓每一位教師都富有理想追求,力爭在教育教學中成就最好的自我。
學校一方面大力實施“名師工程”,通過開設“名師工作室”,針對每個人的具體情況制定了個人成長計劃,為“未來名師”提供最好的外部環境,力爭在3到5年內將校內名師培養成全市乃至全省享有聲譽的名師。另一方面對全體青年教師進行全方位的考察,評定、表彰了一批“教壇新秀”,極大地提高了青年教師的積極性,更促使他們苦練內功,堅定耕耘教壇、彰顯自我、奉獻自我的教育理想。
2009年7月畢業于湖北大學的年青教師張華,是瓊山中學第一位獲全日制碩士學位的物理教師。在教學教研中,她勤奮認真,經常參加國家級、省市級的優質課和論文評比活動,先后獲得國家級優質課和教案評比一等獎,國家級教學案例評比一等獎,國家級論文評比二等獎,有4篇論文發表在省級報刊雜志上,多次獲得省、市級論文評比一等獎,她還主持了海口市和海南省2個“十二五課題”。由于她的積極進取,榮獲“海口市首屆教學能手”、“海南省第二屆教學能手”、“海南省2013-2017年度中學物理骨干教師”等稱號,成為了陳素梅特級工作室成員,海口市青年骨干教師成長助推站成員,海南省優秀青年教師成長助力研修培養對象。
在瓊山中學,張華老師的快速成長并非個案,張雪、劉惠、馬運馨、陳運富等年青教師也迅速成長為省市級教學骨干、教學能手。今年秋季,又有4名免費師范生加盟瓊山中學,其中有2名畢業于名校北京師范大學。新鮮血液的加盟,讓瓊山中學的師資團隊充滿了朝氣和沖勁。
讓每一個教師成為最好的自我,也使瓊山中學師資團隊素質“節節高”,教研教改碩果累累。據統計,近三年瓊山中學教師有19篇論文獲國家級獎,10位教師獲國家級優質課獎,6個教學設計(課件)獲國家級獎;王賢德、陳小旭老師獲首屆全國中學外語教學能手,梁其祿老師獲全國體育傳統項目排球聯賽道德風尚獎;還有151人次獲得省市論文、優質課評比、教學設計獎項;涌現出35名省級骨干教師、學科帶頭人、教學能手、教壇新秀,以及89名市級骨干教師、學科帶頭人、教學能手、教壇新秀。學校還承擔了16項國家級、省、市級“十二五”重點課題的研究工作。
?
?
相關鏈接
瓊山中學排球隊奪10個全國冠軍 教練隊員同吃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