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荊洪教授接受海口晚報小記者采訪。
海口網9月24日消息(海口晚報全媒體記者張楊 文/圖)他可以給傳媒學院的學生講新聞,也可以給經管學院的學生講管理,還可以給旅游學院的學生講旅游;他授課的對象可以是小學生、中學生,也可以是碩士生、博士生,甚至可以是幼兒園的孩童或是年逾八旬的老人。他就是我國著名科普作家、海口經濟學院教授劉荊洪。9月21日,劉教授來到海口晚報與本報20多名小記者對話科普知識。劉教授深入淺出妙趣橫生的演講引爆了小記者們對科學的興趣,令全場的小記者及家長們感嘆,劉教授簡直就是“科學界的趙本山”,他讓科學像走路一樣簡單。
授課風趣幽默,被稱“科學界的趙本山”
“科學本身充滿了很多奧秘和未知,正因為如此才吸引人們不斷地去鉆研,勇敢去揭開未知的神秘面紗。但科學也有它的規律和方法,只要掌握了這些就不難了解其中的奧秘。”劉教授認真地跟小記者分享他的科學觀點,結合生動的故事和案例娓娓道來,講到精彩處他有時比手畫足,甚至走近小記者身邊與他們互動,風趣幽默的語言,讓小記者及家長們聽得不亦樂乎,時不時爆發出一陣陣笑聲。
“將煤氣罐的剩余廢氣倒進馬桶,結果燒了屁股。”小記者孟瑜宇煬笑著說,劉教授講課時所舉的例子不僅幽默,而且形象生動,讓我們記憶猶新。“他簡直就是‘科學界的趙本山’,他讓科學像走路一樣簡單。而且,劉教授將科學方法歸納為加一加、減一減、反一反等12種,讓我們覺得科學不再深奧。”
小記者對話大教授,領悟科學精神
在交流過程中,小記者們對劉教授的奮斗歷程饒有興趣。劉荊洪教授從最初的刨工、鍋爐工成為我國當代著名科普作家、全國優秀社會科學普及專家。他的作品深受廣大青少年喜歡。小記者們紛紛舉手向劉教授提問。
“劉教授,請問是什么成就了今天的你,你能跟我們分享一下嗎?”小記者林嘉怡好奇地問道。
“對科學一如既往的熱愛和追求成就了我,我從小就對科學著迷,堅持是科學最重要的精神之一。”劉荊洪教授答道。
“那什么是科學精神呢?這些精神對我們小學生來說有什么樣的效果?”小記者吳奕瑤也忍不住好奇心拋出一連串的問題。
“敢于想象、敢于懷疑、敢于犧牲和堅持到底就是科學精神。牛頓就是因為敢于對那個掉在地上的蘋果進行想象,才誕生了萬有引力;伽利略就是因為敢于懷疑,才有在比薩斜塔上做了‘兩個鐵球同時落地’的實驗,得出了重量不同的兩個鐵球同時下落的結論,從此推翻了亞里士多德‘物體下落速度和重量成比例’的學說,打破了這個持續了1900多年之久的結論;因為敢于犧牲諾貝爾發明了炸彈,因為堅持不懈愛迪生發明了電燈……縱觀古今中外科學精神造就了不少偉人,所以你們從小具備這樣的精神將來肯定能獲得成功。”
“那你覺得你寫得最好的作品是哪一部呢?”小記者吳奕瑤又問。
“我自己寫得最好的一本書是下一本。”劉教授又鄭重地說,這是我對自己的要求,希望自己精益求精能寫出更好的作品。
“聽了劉教授的一席話,讓我很受益,很震撼。在家里媽媽也是這么要求我的,我也要嚴格要求自己,將來做一個有出息的人。”小記者吳錦碩感慨道。
采訪活動結束后,劉教授還給每位小記者贈送自己親筆簽名的作品。
本報長期招募小記者
海口晚報小記者平臺是本報聯合市文明辦、市教育局、團市委和市關工委主辦的大型青少年社會實踐教育平臺。旨在引導廣大未成年人走向社會,以未成年人特有的視角,感受海口市日新月異的變化,培養和提高廣大未成年人新聞寫作、社會實踐能力,激發其愛家愛鄉愛國情懷。歡迎有興趣的中小學生報名參加,本報小記者秘書處報名咨詢電話66829152,吳老師:13700449226。
?
?
相關鏈接
晚報小記者比拼飛檐走壁 水上樂園激起童真
海口晚報小記者攜手海南希望學校商場義賣共建圖書館
晚報小記者采訪市物協抗擊“威馬遜”先進個人
海口晚報小記者個性親子夏令營啟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