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條“論文買賣”產業鏈發出的拷問
又到了職稱評定的日子,有人還在苦苦思索論文選題的時候,一些人卻通過花錢買論文,輕松敲開了評定職稱的大門。
記者近期調查發現,盡管近年來“嚴查買賣論文亂象”的呼聲不斷,但論文買賣市場卻仍在急速膨脹。而如何改革漏洞百出、飽受詬病的現有職稱評定和學術評價體系,成為整治種種論文怪相的關鍵一環。
買賣論文如“超市購物”,均價2-5萬
職稱對專業技術人員來說,就是待遇、地位的象征,職稱高,工資待遇就高,受尊重的程度就高,這促使不少人為了職稱不擇手段。
只要有買方市場和賣方市場就有中介機構。論文中介只是論文產業鏈上的一環,如果這個產業鏈條存在,就會讓學術研究在歪風邪氣的道路上越走越遠。
李華(化名)是西部某高校一位青年教師,業余時間他的另一個身份是論文中介代理?!艾F在買賣論文比起5年前,無論操作程序還是提供的服務,都進入到更高級階段?!崩钊A說,在論文買賣QQ群里,已經通過編輯部審核的論文就像放在超市里的商品一樣任人挑選,這種論文一般售價在2-5萬元之間。
按照李華提供的聯系方式,記者添加了核心論文指導2中QQ群,發現這里果然如同一個核心期刊論文超市,幾乎每隔幾分鐘就有一條轉讓信息,一篇題為《****對口腔正畸治療及生物細胞相容性研究》,另一篇題為《****的藥物成分及鎮痛止血作用分析研究》,每篇售價3.6萬元。需要先交2000元定金,等收到編輯部寄來的錄用通知后再付清余款。
一位相關人員介紹說,如果不放心可以通過編輯部電話查稿?!案遄淤|量根本不用擔心,代理的都是通過了的核刊論文,要是質量不行的話編輯部根本就通不過?!?/p>
寫手、文化公司、期刊編輯部,形成上下游完整產業鏈
記者發現,買賣論文已經形成了一個分工明確、上下游產業鏈清晰的巨大市場。專業寫手負責編寫論文,網站中介充當掮客,期刊編輯部里應外合,產業鏈頂端的文化公司融合了寫手、中介、編輯部各個環節,成為這一產業中的巨無霸。
有機構調查,如今,發論文收版面費,已經成為人們心照不宣的“潛規則”。愈演愈烈的論文收費之風已經“刮”起龐大的“論文經濟”和“論文產業”。有人測算,我國論文市場年銷售額在10億元以上。
論文買賣成為產業鏈,關鍵在于職稱有很大的誘惑力?!罢撐闹薪椤敝皇钦撐漠a業鏈上的一環,如果這個產業鏈條存在,“論文中介”就會長期存在,就會讓學術研究在歪風邪氣的道路上越走越遠。
QQ名為“翔空論文寫作”的寫手告訴記者,他的團隊是一支由“211”院校在讀碩士、博士和高校老師為主,寫作愛好者為輔組成的專業論文寫作團隊,從2009年至今寫作文章已有1萬余篇,對稿件質量負責,包修改。收費標準每千字400元。
李華說,論文寫手處于買賣論文產業鏈的下線,同樣需要中介去介紹生意,每寫一篇3000字的論文收入大約在500元左右,其他部分要和中介分成。而數量龐大的網絡中介則充斥于整個產業鏈的各個環節,他們既做論文寫手和買家間的掮客,也做期刊和買家間的牽線人。
文化公司位于整個產業鏈的最頂端,將寫手、網站、中介代理人和期刊編輯部整合到一起,進行“集約化”經營。李華與成都一家所謂的文化傳媒公司比較熟悉,這家公司號稱與200多家期刊編輯人員有直接聯系、雇用著80多名寫手、還承包了兩家期刊雜志社的經營,年利潤數百萬元。
終結荒唐買賣,改革重構評價體系才是關鍵
采訪中記者發現,從2000年以來,國家曾多次嚴打買賣論文的不法期刊,呼吁“嚴查買賣論文亂象”的聲音也不絕于耳。然而,這一產業卻在一片喊打聲中不斷壯大。專家認為,買賣論文難根治關鍵在“唯論文是”的職稱評定體系和學術評價體系沒有根本改變。
“你才華再出眾,若沒有在一定級別的期刊上發表規定篇數的論文,評職稱、拿學位、申報科研經費,甚至出國、選院士,統統‘一票否決’?!崩钊A說。
不僅如此,全國各個高校幾乎都規定研究生申請學位前必須發表一定數量的論文,否則無法獲得學位。中小學教師、醫務工作者、技術人員甚至國企員工在評定職稱、晉升職務時都被要求發表一定量的論文。
青海省社科院副研究員高永宏說,許多做具體工作的人,如醫生護士,能夠治病救人,減輕病人痛苦,應該算是一個非常稱職的醫生,但他未必能寫出嚴格意義上的論文來。然而,沒有論文就評不上職稱,沒有職稱,就得不到相應的待遇并阻塞了上升道路。
專家們認為,終結買賣論文亂象關鍵在于改革重構職稱評定和學術評價體系。以工作實績、創新能力為評職稱的條件,而不是以發表論文的數量、發表的級別來衡量。
專家認為,讓發表論文與考核評定脫鉤,沒有了市場需求,“買賣論文產業”自然土崩瓦解,學術期刊自然回歸本位。(記者陳國洲)
?
?
相關鏈接
關注學術不端:高級職稱花錢買 領導聘人寫論文
七港校在QS世界大學排名中齊跌 論文成短板
重慶大學教授為抄襲論文道歉 已被學校免職
研究生花9000元“買論文” 抄襲率60%沒過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