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學科學
科學是人類經驗的歷程和結晶。你知道一些科學發明都是怎么來的嗎?科學家的創造思維又是怎樣產生的?請看《青少年學科學》。
化學家法拉第在年輕時因為工作緊張,神經失常,身體極為虛弱,好多醫生都沒有給他治療好。后來,來了一個醫生,對法拉第全面檢查,發現他的病是情緒引起的,就沒開任何藥方,只說了一句,一個小丑進城,勝過一打醫生。醫生走后,法拉第琢磨了好久,后來恍然大悟。此后,他經常去看滑稽戲、馬戲與喜劇演出,并在工作之余,安排時間到野外與海濱去度假。法拉第保持愉快的心境,調節生活情趣,健康地活到了76歲,在科學事業上建立了不朽的功勛。
這個醫生比一般醫生高明,他知道人的用腦規律。大腦在不斷的工作過程中,腦細胞逐步由興奮狀態轉入抑制狀態,這是疲勞的信號。如果不顧疲勞的警告,依然堅持過度地勞作,就會出現神經衰弱、頭暈、發軟、食欲不振、徹夜失眠。這個醫生的話,使法拉第懂得要合理用腦、勞逸結合、情緒愉快。俗話說,頭腦越用越活,是指按照大腦活動的規律科學用腦。否則,違背大腦活動規律,頭腦不會活,只會死。(選自《科技創造未來三部曲》,作者系我國著名科普作家,海口經濟學院教授劉荊洪)□本報記者?張楊?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