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杭生
青年人大:【沉痛悼念鄭杭生先生】社會學界泰斗,中國人民大學社會與人口學院教授鄭杭生先生于11月9日晚九時左右因病逝世,享年78歲。鄭老先生曾任人民大學副校長,亦是人大首批一級教授。先生致力于社會學的中國化和中國特色社會學的構建,開創了社會運行流派,影響超越了社會學界。
鄭杭生教授簡介:
鄭杭生教授,男,中國人民大學一級崗位教授,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現任教育部(微博)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中國人民大學理論與方法研究中心主任。兼任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和建設工程首席專家,國家社會科學基金社會學評審組組長,教育部社會科學委員會政治學社會學民族學學部委員,教育部社會學學科教學指導委員會主任委員、中國社會學會名譽會長、北京市社會學會名譽會長等職。曾擔任中國人民大學社會學研究所所長、社會學系主任、中國人民大學副校長,兼任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學科評審組成員和召集人、中國社會學會會長、北京市社會學會會長。
鄭杭生教授1961年畢業于中國人民大學哲學系哲學專業五年制本科,留校任教。1981-1983年在英國布里斯托爾大學進修社會學和現代西方哲學,1983年晉升為哲學副教授,1985年晉升為哲學社會學教授,2008年受聘二級教授,2009年受聘為一級教授。1984年初創建現代西方哲學教研室,1984年創建中國人民大學社會學研究所,1986年建立“社會學理論和方法”專業碩士點,1987年創建中國人民大學社會學系,1993年作為學術帶頭人建立“社會學理論和方法”專業博士點,擔任博士生導師,1998年建立社會學博士后流動站。
鄭杭生教授主要研究領域為社會學理論及其應用,已發表學術論文近400篇,出版學術著作和教材60余部。鄭杭生教授及其學術團隊立足中國經濟社會發展實際,提出和發展了社會運行論、社會轉型論、學科本土論、社會互構論和實踐結構論等社會學理論,形成了相對系統的中國特色的社會學理論體系。這是當代中國社會學理論研究中最重要的學術成果之一。已由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出版的《鄭杭生社會學學術歷程》(四卷,共五冊)是這些理論的集中體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