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海口市第八小學學生在進行棋類比賽。
靈山中心小學在上航模課。
素質教育,一校一品顯特色
聰明的孩子愛下棋,下棋的孩子更聰明。海口市第八小學于2001年9月開始開設校本課程:三棋(圍棋、國際象棋、中國象棋)教學走進了課堂。十多年的課程教育實踐,發展了學生的特長,培育出了一批三棋新苗,在全省及全國的棋類比賽中均取得了優異的成績,讓學生接受了中國傳統文化的熏陶,體驗了校園生活的快樂,提高了學生校園生活的質量,發展了學生的智力,培養了學生的特長與非智力因素,養成了學生良好的心理品質和行為習慣,促進了學生全面、和諧的發展;并推進了全校的精神文明建設,提高了全校的文化品位,彰顯了學校辦學特色。
海口市大華中學特別注重學校的體育工作,學校每年從初一新生挑選能吃苦、有特長、對體育運動有興趣的苗子加入校田徑運動隊,由馮仁老師負責,其他體育老師協助進行長期的訓練。近年來,大華中學每次都作為美蘭區教育局代表隊參加海口市舉辦的中學生田徑運動會,成績顯著:2009年和2011年分獲海口市中學生田徑運動會團體總分第三名;2013年獲得海口市中學生田徑運動會團體總分第二名;同年獲得美蘭區學生運動會初中組團體總分第一名,形成了顯著的體育特色。
海口市新埠中心小學秉承“和諧、主動、創新、發展”的辦學理念,以“快樂童年、幸福成長”為學生發展目標,積極構建“書香校園、和諧校園”,形成“尊師重教 樂學多思”的校風,“敬業愛生 進取奉獻”的教風和“敏學樂問 善思苦練”的學風。學校以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為根本,以發展學生特長為核心,大力推進素質教育。多年來,校園里始終活躍著“少先隊鼓號儀仗隊”“校園足球隊”兩支隊伍,極大地豐富了校園文化生活。“少先隊鼓號儀仗隊”常年豐富校園活動,隊員們在輔導員老師認真組織下,從平時常規訓練,到周一升旗儀式,省、市、區各類教育教學活動的積極參與;他們矯健的身影、整齊催人奮進的鼓點,無不展示學校素質教育教學的成果,給上級領導和人民群眾留下美好印象并獲得好評。
專業引領,教研創新育名師
海口市第十中學問題式六環節課堂教學模式中,第一環節引入新課,出示課題,第二環節呈現問題,提出要求,第三環節自學討論,巡視指導,第四環節師生互動,解決問題,第五環節同步訓練,當堂測試,第六環節信息反饋,布置作業。
實施六環節課堂教學模式后,海口市第十中學教師教學理念逐漸轉變,在“六環節”教改模式實踐中,才能反思自身的教學行為和教學中出現的問題,促進教師教學理念的轉變。教師教學能力不斷提升,在“六環節”教學模式的研究過程中,學校充分搭建平臺,使教師通過自我反思、同伴互助和專業引領等多種教研方式,重構活力靈動的課堂。
2009年9月, 海口市第十三小學參加了由北師大英語組組織的“攀登英語”實驗課題,從一年級開始開設英語課。在校領導和各級主管部門以及攀登英語項目組的直接關注和支持下,該校課題組成員發揚不怕苦、不怕累,不懂就問,認真鉆研的優良作風,使全校的攀登英語課題實驗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績,并涌現出王靜、陳巨玉、陳夢、王蔚如等優秀的攀登英語教師。
學校將建立英語學習氛圍放在特色校園文化建設的基礎上,通過一系列外語實踐活動培養激發學生學習英語、使用英語的興趣,培養他們英語綜合實踐能力。學校先后舉辦英語歌曲比賽、書寫比賽、演講比賽等系列競賽,組織以攀登英語項目展示為目的的英語特色匯報演出。通過這些實踐活動,學校形成了英語學習和實踐的良好氛圍,學生的英語綜合實踐能力得到了展示和提升。
海口市白龍小學踐行“努力辦好老百姓身邊學校”的誓言,切實推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以教學為中心,狠抓教學常規管理和教師隊伍建設,省級骨干教師2名,省級學科帶頭人2名,市級骨干教師7名。學校以提高教學質量為出發點,搭建教師教學能力展示平臺,形成“創先爭優”的競爭機制,深入開展教科研工作,積極開展教學教研競賽活動,教師之間“比、學、趕、幫”氛圍濃厚,教學質量快速上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