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學科學
科學是人類經驗的歷程和結晶。你知道一些科學發明都是怎么來的嗎?科學家的創造思維又是怎樣產生的?請看《青少年學科學》。(海口晚報記者 張楊 整理)
清代,天花曾經一度泛濫,奪去了不少人的生命。有的醫生認為天花是胎毒,給以誤診。醫學家王清任敢于思考,許多古書記載,漢朝以前沒有天花。他大膽斷言,天花是一種流行性傳染病。他還認為,天花的輕重與瘟疫的輕重有關,主張治療天花在去瘟毒上下功夫。這些見解,在我國醫學中有獨創性,這獨創性得益于思考。學會思考, 我們就有了橫渡天塹的天橋。可惜的是,我們有的人卻看不到思考的威力,懶于思考,凡事想當然,結果沒有不吃虧的。
《西游記》中的唐僧為什么總在受妖怪的欺騙,除了唐僧的善良外,主要原因是唐僧不愛動腦筋思考問題。《三打白骨精》這個故事就值得深思,孫悟空認為,荒無人煙的深山老林里,根本不可能有人居住,對變成了人樣的妖精一眼看穿了。我曾經在報上看到一篇報道,說幾個科技騙子騙了不少錢財,騙子實在可恨。但是,受騙者也有責任,為什么你連起碼的科技常識都沒有,不動腦筋呢?
學會獨立思考,可以把人的思維不斷引向深入,發現理性的東西。有人說,換位思考,能讓工作更具有針對性,做到知己知彼,有針對性地解決問題。反向思考,能打破常規,讓人保持良好的創造性狀態。系統思考,能讓人增強工作的大局意識。 (選自《科技創造未來三部曲》,作者系我國著名科普作家,海口經濟學院教授劉荊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