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個班級,264名幼兒,只有26名教師,且年齡均在41周歲以上?!边@是一所農村校辦園的真實情況。
“8個班級,264名幼兒,只有26名教師,且年齡均在41周歲以上,均為學校直接委派,所學專業均為非學前教育專業。2010年以來,只有5名教師外出參加過培訓?!边@是一所農村校辦園的真實情況,類似的校辦園在農村屢見不鮮。
在吉林省各級各類幼兒園中,農村校辦園占很大比例。一所幼兒園辦得好不好,取決于有怎樣的師資隊伍。筆者通過對吉林省24所農村校辦園進行調查研究發現,阻礙當前農村校辦園發展的重大瓶頸,恰恰是師資問題。
師幼比遠低于國家規定的最低標準
調查顯示,這24所農村校辦園平均師幼比為1∶12,遠低于國家規定的1∶7的最低標準,其中最嚴重的一所幼兒園,師幼比竟達1∶37。據園長介紹,當前農村校辦園師幼比普遍不符合要求,幼兒教師數量極其短缺。
在教師來源這一問題中,64%的幼兒園選擇全部由學校直接委派;20%的幼兒園選擇全部由學校自主招聘;8%的幼兒園選擇全部由幼兒園自主招聘;4%的幼兒園選擇全部由教育局公開招聘;另外4%的幼兒園選擇多種形式擴大師資隊伍。農村校辦園師資來源以學校直接委派為主,學校自主招聘為輔,學校作為主辦方,其行為方式直接影響著幼兒園教師的數量。
據園長介紹,多數學校在為幼兒園委派教師時,往往不會優先考慮幼兒園的需求,只把學校富余的教師下撥到幼兒園,無論幼兒園師資是否充足,學校對其均采取放任的態度;同時,也不乏部分學校自身師資本就捉襟見肘,難以為幼兒園提供師資支持,為維持幼兒園運行,只能為其安排為數不多的教師;再者,農村校辦園自身經濟實力普遍較弱,除維持幼兒園日常開銷外,很難有大量結余經費,學校因此也無法通過外聘教師這一途徑來填補幼兒園師資空缺。就如園長們所說:“只有當學校有多余教師時,才會給我們。”“學校也不容易,自身教師本就缺乏,能分給我們的就更少了?!薄拔覀儧]有錢,學校也無法為我們外聘教師?!?/p>
學歷較高,專業素養卻不盡如人意
在調查的232名教師中,52%的教師年齡在40周歲以上,其中超過一半的教師年齡在45周歲以上。這些年齡偏大的教師主要由學校直接委派,由于年齡較高、素質偏差,他們不能承擔中小學教學任務而被下派到幼兒園。
據園長反映,這些教師由于自身原因,很難更新教育理念、轉變教學形式,教學方法呆板、落后,嚴重影響農村校辦園保教質量的提高。一位園長說:“我們就是學校的‘養老院’,給我們安排的教師都是些‘老弱病殘’,能正常上班已經不錯了。”這種說法或許較為夸張,但確實是當前校辦園的真實寫照。
在調查的農村校辦園中,67%的教師學歷在大專以上,75%的教師為非學前教育專業畢業。當前,農村校辦園教師學歷普遍較高,但專業素養卻不盡如人意,這些教師以往主要從事中小學教學工作,鮮少接受過專業的幼兒教育培訓,沒有系統學習過幼兒教育的基本理論知識,不了解幼兒身心發展規律,幼兒教師所必備的繪畫、跳舞、彈琴、唱歌等專業技能非常薄弱。他們雖然堅守著幼兒教師崗位,但因專業知識匱乏,無法滿足幼兒園科學保教的需求。比如:一些農村校辦園的教師無法適應幼兒園以游戲為主的教學形式,游戲課程要么成為“包辦式”,要么成為“放羊式”;一些教師由于缺乏樂理知識,藝術活動只能教孩子學唱些簡單的歌曲……
培訓機會低于中小學教師
調查顯示,68%的農村校辦園表示,幼兒教師的培訓機會要低于中小學教師。據園長反映,一方面,由于當前農村校辦園教師數量短缺,其外出培訓可能影響正常教育教學工作的進行,故學校較少安排幼兒教師外出培訓。另一方面,農村校辦園經費緊張,幼兒教師外出培訓的費用難以解決,教師也就鮮少外出參加培訓。雖然當前國家為幼兒教師提供的培訓機會較多,但由于農村校辦園自身存在以上方面的“缺陷”,幼兒教師所能參加的培訓并不多。
參加培訓是促進農村幼兒教師發展的主要途徑,培訓機會的缺失嚴重阻礙了農村校辦園教師的發展?!坝變簣@人手不夠又沒錢,學校很少安排我們出去培訓,我在這個幼兒園工作5年了,只參加過兩次培訓。”一位園長告訴筆者。
當前,農村學校對幼兒園師資的扶持力度可謂不盡如人意。通過訪談了解到,部分農村校辦園甚至存在學校搶走幼兒園師資的情況,使得本就薄弱的師資更是雪上加霜。一位園長告訴筆者:“在建園初期,教育局為我們安排了兩名專業的幼兒教師,這兩名教師在幼兒園僅僅工作了半年,由于業績突出被調到小學部工作,我們也無可奈何。”
農村學校一邊為校辦園調派大量“不合格”教師,一邊搶走幼兒園較為優秀的師資,這不僅加劇了幼兒園師資數量短缺、老齡化嚴重、質量較差等問題的嚴重性,而且長此以往,幼兒園就成為學校“不合格”教師的集中營,未來的出路又在何方?(作者單位:張澤東東北師范大學教育部幼兒園園長培訓中心;任曉玲 東北師范大學農村教育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