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下午,海口二十五小海甸校區有些學生突然嘔吐了,還有的出現腹瀉,不知道是不是食物中毒了。”3月11日,媒體接到了一名自稱來自海口市第二十五小學海甸校區學生家長王先生的爆料。隨后,該校相關負責人向記者表示確有其事,但目前涉及的學生已控制住不良癥狀,有些今天返回課堂。
據介紹,10日下午出現嘔吐、腹瀉癥狀的學生一共7名,當天晚上被送到海口市人民醫院就診,海口市美蘭區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工作人員也連夜對海口二十五小海甸校區當天中午提供給學生的食品進行了采樣。
根據調查,出現不適癥狀的7名學生發病時間主要集中在10日下午16時至19時之間,癥狀主要為嘔吐、惡心、腹痛、腹瀉等,符合急性腸胃炎的特征,發病原因目前還在進一步調查中。
“我的孩子告訴我,從10日下午就開始不舒服,吐得厲害,還拉肚子。現在情況穩定下來了,但精神不好,今天都還在家休養,沒去上學。”某嘔吐學生的家長李峰(化名)表示,出現不良癥狀的學生,從該校二年級到六年級都有,而且都是10日中午在學校吃了午飯的。
目前,大部分學生病情穩定,有的已于今日返校上課。
盤點:海南近年發生的校園食品安全事件
1、【海口布朗幼兒園】
事件:10名幼兒餐后嘔吐
2014年12月19日下午,海口市龍華區布朗幼兒園部分幼兒疑因食用不潔食物出現腹痛嘔吐癥狀,截至晚上22時30分該班有10名幼兒在省人民醫院秀英門診部治療,年齡均在4至5歲,10名發病幼兒當晚輸液治療后已全部回家,沒有住院病例。
原因:食物中毒
事件發生后,龍華區食藥監部門立即介入調查。12月29日,記者從龍華區食安辦了解到,這是一起因金黃色葡萄球菌引起的急性食物中毒事件,龍華區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已對此事件進行立案調查。
處理結果:幼兒園被罰2萬元
經調查后,食藥監局依法給予海口市布朗幼兒園罰款2萬元的行政處罰,并將該幼兒園的量化評定等級由A級降到B級。
2、【瓊海萬泉鎮新市幼兒園】
事件:28名幼兒嘔吐發燒
該園幼兒陸續從2014年11月7日開始出現嘔吐、腹瀉發熱癥狀,當天有9名學生感染,隨后3天,共計有28名學生出現類似癥狀。
原因:初步診斷由輪狀病毒引發
經調查是由于輪狀病毒(俗稱流行性腸胃感冒)感染引起。目前患病幼兒均已康復,重新入園。
處理結果:
11月7日,瓊海市食品藥品監督局接到報告后,立刻查封了該園食堂,該園幼兒出現的癥狀是否和食物有關,還需進一步查證。
3、【昌江海尾鎮中心幼兒園】
事件:21名兒童早餐后嘔吐腹痛
2014年9月24日上午,昌江海尾鎮中心幼兒園的數百名學生吃過早餐后,21名學生先后出現嘔吐、腹痛等不良反應,另外還有15名學生也出現了身體不適。
原因:早餐豆漿沒煮沸 皂素未完全溶解致中毒
調查表明,由于當天幼兒園的廚工在烹煮豆漿時,烹煮的時間不夠,豆漿粉內的皂素沒有完全溶解,這才導致學生們飲用后發生中毒癥狀。
處理結果:副園長和負責煮豆漿的廚工分別被免職和解聘
昌江縣教育局已對海尾幼兒園分管安全工作的副園長和負責烹煮豆漿的廚工分別給予了免職和解聘的處理,同時要求海尾中心幼兒園管理方做出書面檢討,并進行通報批評。
4、【文昌龍樓中心小學附屬幼兒園】
事件:65名幼兒嘔吐腹瀉
2014年9月3日下午,文昌市龍樓鎮中心小學附屬中心幼兒園65名幼兒先后出現不同程度的頭暈、嘔吐、腹瀉、肚子疼等癥狀,經醫務人員檢查,部分幼兒被診斷為急性胃腸炎。
原因:飲用水大腸菌群嚴重超標
經過5天的檢測發現,抽檢的飲用水菌落總數超標,大腸菌群出現嚴重超標,并且餐具消毒不合格。
處理結果:幼兒園閉園整頓?涉事人員被調查
文昌市公安部門正對幼兒園相關涉事人員進行調查。幼兒園閉園整改,直至市教育局聯合食藥監部門進行檢查,檢查合格后才允許開園復課。
5、【海口藝豐幼兒園】
事件:69名學生嘔吐腹瀉
2014年5月27日下午,海口市美蘭區演豐鎮藝豐幼兒園部分學生疑因食用不潔食物出現腹痛、嘔吐、拉肚等癥狀,政府有關部門及時組織醫療力量對97名學生進行檢查診治。
原因:疑似食用苦葫蘆引發食物中毒
疾病控制部門初步調查確認為疑似產毒性大腸桿菌,并不排除食用苦葫蘆(苦葫蘆素D)所引發的食物中毒,中毒人數69人。
處理結果:就該事件向各市縣食藥監局進行通報
省食藥監局就藝豐幼兒園食堂食品安全管理及事故處置中存在主要的問題向各市縣食藥監局進行了通報,開出18條學校“必做”清單。
6、【瓊中上安鄉中心小學】
事件:66名學生腹瀉
1月19日起至1月22日,瓊中黎族苗族自治縣上安鄉中心小學共有66名學生陸續出現腹痛或腹瀉癥狀。
原因:疑食堂飯菜問題
處理:縣公安、藥監、疾控等部門已對食堂進行檢查,并對相關食品進行封存、抽檢,衛生部門及時開展流行性病學調查,并對學校的水源和病人的分泌物進行抽檢。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