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i id="0yokw"></li>
    <fieldset id="0yokw"><source id="0yokw"></source></fieldset>
    <tfoot id="0yokw"></tfoot>
  • 今年36歲的余婷,2006年加入中國共產黨,同年從華中師范大學畢業。2007年,懷揣著對教育事業的熱愛,她進入海口市金盤實驗學校擔任數學教師,現任學校初中數學組組長,因其做事嚴謹、雷厲風行,學生們給她起了一個親切昵稱——“余哥”。

    調查稱6成受訪者認為校園足球應避免功利化

    海口網 http://m.yinhu3.com  時間:2015-03-26 13:03

    北京教育科學研究院基礎教育教學研究中心體育教研室主任馬凌建議,足球教學要建立各種賽制,如果沒有比賽的環境,可能也不會收到很好的效果。首都體育大學副教授劉海元認為,讓校園足球培養的苗子有通暢的發展通道,對校園足球的普及和循環運轉很重要。同時也要摒棄急功近利的思想,注重培養人才。

    3月16日,《中國足球改革發展總體方案》(以下簡稱《方案》)出臺。《方案》提出,全國中小學校園足球特色學校在現有5000多所基礎上,2020年達到兩萬所,2025年達到5萬所。近日,中國青年報社會調查中心通過民意中國網和手機騰訊網,對2114人進行的一項調查顯示,62.6%的受訪者認為校園足球項目應該避免功利化,61.4%的受訪者建議要跟學生的興趣相結合。73.8%的受訪者認為校園足球有利于我國足球的未來發展。

    受訪者中,90后占5.2%,80后占37.1%,70后占34.8%,60后占14.5%。

    59.7%受訪者認為校園足球能促進學生均衡發展

    調查中,59.7%的受訪者認為校園足球能促進學生的均衡發展,14.7%的受訪者認為不能,25.5%的受訪者覺得不好說。

    校園足球會對學生的成長產生哪些影響?調查顯示,74.6%的受訪者認為可以提高身體素質,64.6%的受訪者表示可以培養團隊合作精神,51.3%的受訪者認為有助于青少年鍛煉意志。其他影響還有:開發心智(41.2%)、提高心理素質(47.7%)、培養競爭意識(49.3%)、提高理解能力(23.9%)。7.0%的受訪者擔心會影響學習。

    田女士是一名11歲孩子的家長,談到足球,田女士頗有感觸,“孩子自從喜歡上足球后,精神面貌整個都變好了。他以前比較靦腆,現在每天跟小伙伴一起踢球,還會組織大家討論戰術”。

    北京教育科學研究院基礎教育教學研究中心體育教研室主任、北京市特級教師馬凌說,在學校教育中,足球不僅是競技運動,還是一項教育內容,對培養學生的心理、品質有著特殊作用。孩子多參與運動,尤其是室外運動,能夠鍛煉意志,培養吃苦耐勞的精神。

    馬凌說,5萬所的目標實施起來還需要一個過程。在過去,校園足球開展得不夠廣泛,受場地、師資、器材等各種條件的制約,目前北京城區具備開展足球教學條件的學校就不是很多。《方案》出臺后,各地方、各級政府應該會創造條件來推廣。首先要挖掘潛力,盤活現有場地等資源,還有就是在場地建設、師資培訓、課程教學、課時等方面出臺新的舉措。

    校園足球的主要困難有:缺乏職業教練員、缺乏適合場地、經費短缺

    目前校園足球項目面臨哪些實際的困難?受訪者指出的是:缺乏職業的足球教練員(64.4%)、適合的足球場地不足(64.2%)、經費短缺制約發展(49.5%)、家長不支持(44.5%)、學生安全難以保證(37.3%)、教學內容刻板(30.5%)、教學中與學生互動性差(28.4%)。

    “孩子現在只是把足球當成一個興趣,我希望他能堅持下來。”田女士說,“可上了中學就不一定有這個條件了,升學可是千軍萬馬過獨木橋,我也怕踢球會耽誤他學習。”

    首都體育大學副教授劉海元說,以前的足球更多強調競技水平,很多學生早早脫離文化教育,最后很可能競技水平沒上去,學校課程也跟不上,兩邊都達不到效果。我們要使校園里培養的人才有出路,如果足球僅僅作為鍛煉身體的手段,可能長遠發展會受限。

    足球特色學校北京市延慶縣康莊中心小學副校長左愛民向記者介紹,延慶縣教委規定每周3次每次1小時課外活動時間,可以進行藝術或體育類的活動。作為足球特色校,他們就拿出一天專門練足球。

    校園足球項目要形成健康的運作機制,62.6%的受訪者認為應該避免功利化,61.4%的受訪者建議要跟學生的興趣相結合,44.3%的受訪者提出要注重成績與參與之間的平衡,42.9%的受訪者認為應注重開發足球智慧,37.8%的受訪者提議制定比較科學的足球后備人才分流體制,37.6%的受訪者認為應注重做好各學段學習的銜接,32.7%的受訪者提出引導職業教練員到基層學校指導,30.4%的受訪者認為應加強校園足球的社會認可度,25.3%的受訪者提出教育經費支出結構向體育傾斜。

    馬凌說,足球教學要從小抓起,一方面要結合學生的學習特點和認知規律,比如小學生就要從游戲開始,把一些方法手段游戲化,讓學生喜愛這項運動,在這個基礎上,隨著學生年齡的增長,增加教學的課時和難度;另一方面要建立各種賽制,如果沒有比賽的環境,可能也不會收到很好的效果。

    “我們學校做得好,也與重視師資建設有關系。我們從2009年開設足球課起,就有意識地培養足球老師,讓體育老師參加培訓,招聘足球專業畢業的老師。我們還聘請國家一級教練員鄧廣新做球隊的總教練,進行指導。”左愛民說,師資力量特別重要,老師喜歡就能帶動孩子喜歡。但真正能把足球課上好的老師,還不是特別多。

    左愛民說,家長的支持認可,也是我們要努力的方向。家長要是不支持,可能孩子就永遠不喜歡了。“有的家長比較擔憂孩子受傷,我們就通過活動來解決家長的顧慮。中秋節時,我們請家長來參加親子足球賽,學校有大型活動,也邀請家長來。通過各種渠道,增加家長對足球的認可度”。

    劉海元說,足改方案的思路是,先把金字塔的塔基做好,基數大了,自然會有脫穎而出的好苗子。另外,普及校園足球還有一個足球文化的延續問題。大家認可足球,都去踢足球,在這種文化氛圍下才會有更多人喜歡足球。

    73.8%受訪者認為發展校園足球有利于我國足球的未來發展

    調查中,73.8%的受訪者認為發展校園足球會有利于我國足球的未來發展,僅20.6%的受訪者認為不會。

    劉海元說,現在頂層設計做得很好,立足當前、著眼長遠,不急功近利。但是在這個過程中還需注意,如何切實地落實下去,各部門的齊心協力很重要,如果各部門還是在自己的圈圈里打轉的話,效果會打折扣。

    馬凌也認為,這次的改革,決心之大、力度之大都是空前的。方案很好,關鍵是落實。如果以文件貫徹文件、以會議貫徹會議,沒有有效的措施,很多問題還是得不到解決。

    “職業俱樂部的改革對于校園足球來說,也是很重要的。”劉海元認為,在國外,踢球能踢到俱樂部,特別是那些百年的俱樂部,就是很多孩子的人生理想。我們現在的俱樂部能不能調動大家踢足球的信心、決心?這個問題值得思考。整個校園足球發展的好與壞、踢球人數的多與少,跟踢球的出路機制密切相關。讓校園足球培養的苗子有通暢的發展通道,對校園足球的普及和循環運轉很重要。同時也要摒棄急功近利的思想,注重培養人才。實習生程濟安

    海口網 http://m.yinhu3.com [來源: 中國青年報] [作者:] [編輯:馮丹霞] 
    ?

    網友回帖

    海口秀英區將新增3所學校 今年底完成項目前期工作
    今年海口中小學新生入戶調查比例下降
    海南高職(專科)批平行志愿投檔分數線出爐
    海南外國語職業學院2018屆音樂表演班的11名大學生用17種語言翻唱的歌曲《帶你去旅行》。
      對于高三的同學們來說,距離2018年高考僅剩126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