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i id="0yokw"></li>
    <fieldset id="0yokw"><source id="0yokw"></source></fieldset>
    <tfoot id="0yokw"></tfoot>
  • 今年36歲的余婷,2006年加入中國共產黨,同年從華中師范大學畢業。2007年,懷揣著對教育事業的熱愛,她進入海口市金盤實驗學校擔任數學教師,現任學校初中數學組組長,因其做事嚴謹、雷厲風行,學生們給她起了一個親切昵稱——“余哥”。

    致妹妹的一封信

    海口網 http://m.yinhu3.com  時間:2015-04-09 08:54

      親愛的妹妹:

      你好!

      轉眼間你已經度過了人生的6個春秋,正是沐浴在陽光雨露下的小樹苗。你聰明伶俐,愛干凈講衛生,很招人喜愛,但你也有一個缺點就是浪費,不懂得節儉。今天,哥哥我特地執筆給你寫一封信,與你一起談談節儉的美德,望日后引以為戒,嚴而從之。

      節儉是中華民族血液里流淌的王者之魂。古人云:儉,德之共也;侈,惡之大也。可見節儉是一切美德之源,立德之本,古往今來,凡杰出帝王者必具之。唐太宗李世民即位后,所住的宮殿,還是隋朝時建的宮殿,經戰火焚燒,早已破舊。按照慣例,新王朝國君都要大興土木,另建新宮,至少也要將舊宮修復,粉飾一新。唐太宗目睹隋朝奢侈亡國的教訓,“"不敢縱逸"”,一直不許興建新的宮殿。唐太宗患有“"氣疾"”,所住的宮殿又潮濕,夏暑秋涼,容易引起舊病復發。有大臣從愛護他的健康出發,奏請朝廷“"營一閣以居之”"。唐太宗說:"“我有氣疾,確實不宜居住卑濕之宮,可是要大興土木,必然靡費人工與錢糧。昔漢文帝起露臺,因惜十家之產而停建。我的功德遠遠不如文帝,而建新宮的費用又超過露臺,這不是為天下之君所應做的事。”"大臣們一再奏請,唐太宗堅持不準,此事才作罷。正因為唐太宗一生堅持節儉治國,愛民如子,才有后世敬仰的“"貞觀之治"”。

      妹妹,你我皆凡人,連李世民這樣的偉大皇帝都堅守節儉,我們更應該督促自己身體力行。

      節儉是對勞動的尊重。“"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請你想像一下,在烈陽暴曬下,辛勤勞作的農名民伯伯汗水滴灌在禾苗下的泥土,在如此強烈的陽光下,農民伯伯每一寸裸露的皮膚都被曬得通紅通紅的,他們所忍受的的痛苦我們是沒辦法想像的。

      “"常思糧米不易;恒念物財難艱"”。妹妹當你吃飯時你想起勤勞的農民伯伯和這句古訓時,我相信你就不會因為飯菜不可口而隨意倒掉了。遇到好吃的你也常常往自己的碗里硬塞,最終都是吃不完倒掉,好浪費哦。哥希望你從現在起,樹立起節儉的意識,珍惜糧食的來之不易,至少你要明白我們今天的飯菜都是父母的血汗錢換來的,不浪費糧食是對我們父母最起碼的尊重。

      節儉是留給別人最好的恩賜。妹妹,我發現你有個不好的習慣,每次洗手后關水龍頭時,你總是隨意一擰,然后就跑掉了,而水龍頭沒有關緊,水一直在一滴一滴地往下流。妹妹,可能你年紀還小,殊不知我們賴以生存的水,正日益短缺。目前,全世界還有超過10億的人口用不上清潔的水。因此,人類每年有310萬人因飲用不潔凈的水患病身亡。所以,你一定要注意節約用水,為別人或后代子孫留一口甘泉。這是一種福報,更是給別人和后代子孫最好的恩賜。

      有人曾就“"節儉"”對人生的影響做過這樣一段論述:"“儉有三益:安分于己,無求于人,可以養廉;減我身心之俸,周濟貧苦之人,可以廣德;忍不足于目前,留有余在他日,可以福后。"”妹妹,我們都是祖國未來的花朵,是未來的希望,所以我們更應該發揚節儉的美德,克勤克儉,從現在開始,從小做起,讓我們一起努力!

      愛你的哥哥

      曾義皓

      2014年10月14日

      西海岸九小六(3)班

    海口網 http://m.yinhu3.com [來源: 海口晚報] [作者:] [編輯:馮丹霞] 

    網友回帖

    海口秀英區將新增3所學校 今年底完成項目前期工作
    今年海口中小學新生入戶調查比例下降
    海南高職(專科)批平行志愿投檔分數線出爐
    海南外國語職業學院2018屆音樂表演班的11名大學生用17種語言翻唱的歌曲《帶你去旅行》。
      對于高三的同學們來說,距離2018年高考僅剩126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