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學科學
科學是人類經驗的歷程和結晶。你知道一些科學發明都是怎么來的嗎?科學家的創造思維又是怎樣產生的?請看《青少年學科學》。記者 張楊 整理
愛迪生的堅持精神值得我們學習。他是一個深入研究科學的人,他在發明電燈的時候,需要制做燈絲,于是他就試驗做燈絲的材料,他試驗了1600多種的材料,用炭條、白金絲、鉻等金屬做燈絲材料試驗,但最終都以失敗告終。大家都嘲笑他。但是,他并沒有退卻,而是堅持繼續做著試驗,經過13個月的努力工作,愛迪生用了6000多種材料試驗,試驗了7000多次,終于試驗出了用棉線做燈絲,亮了45個小時,燈絲才被燒斷。后來,愛迪生經進一步實驗發現用竹絲做燈絲,燈絲更耐用,燈泡可亮1200個小時,從此電燈就以此為材料進入百姓家,為人們服務。
因為愛迪生堅持不懈,百折不撓,他試驗出了第一盞有實用價值的電燈。所以,為了感謝愛迪生帶來的光明,人們將1879年10月21 日定為電燈發明日。幾十年以后,人們發揚愛迪生的堅持精神,堅持對電燈泡不斷地進行改造,用鎢絲做燈絲,并在電燈泡中加入了惰性氣體氮或氬。這樣,電燈泡的使用壽命就更長了。
聽了愛迪生的故事,我知道了,在學習中遇到困難也要像愛迪生一樣,要努力去克服,不怕失敗,堅持不懈,最后就會走向成功。
(選自《科技創造未來三部曲》,作者系我國著名科普作家,??诮洕鷮W院教授劉荊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