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诰W4月15日消息(海口晚報全媒體記者陳敬儒)11日,在省人力資源市場舉行的人才交流會上,來自海經院物流管理專業的學生小陳轉了幾圈后,最終搖了搖頭選擇離開。“從2014年底至今,我參加過多次招聘會,但每次都是失望而歸。適合我的崗位太少了,幾乎都是些低端的崗位,想找份工作好難。”小陳感慨地說。相比之下,面對招工難的狀況,不少企業招聘人員則發出同樣的感慨,“都說今年是最難就業年,700多萬畢業生跑哪兒去了?”
畢業生找份如意工作難
2015年全國高校畢業生人數將達749萬,海南的高校畢業生達5萬人,加上中職校畢業生,總數近10萬人,是近年來最多的一年,就業形勢依然嚴峻。
4月11日,“三羊開泰”新春人才交流高峰會———新春招聘月第17場人才交流會如期舉行,近100家企業提供3000多個崗位,酒店、工廠、商場、物業、通信、保險、房地產等行業紛紛進場,從一線的普工、服務員,到中高層的部長、總經理,在每個展位前的海報上,密密麻麻地寫上各種招聘信息,讓人有點眼花繚亂。
上午10時許,小陳走進招聘會,每經過一個展位,他都仔細閱讀海報的招聘信息。走完一圈,小陳發現,自己中意的崗位幾乎沒有。他說,每次招聘會都提供上千的崗位,但絕大部分是服務員、電工、保安、銷售代表、市場經理、業務經理、市場推廣代表、物業管理員等,有些崗位不讀大學也能找到。而一些技術專業比較強的崗位,他們又沒有資格。小陳說,他看上的,人家說他沒經驗;想找份比較相匹配的崗位,但又少得可憐。
與小陳有同感的,還有不少人?!艾F在找工作真的好難?!奔磳厴I的瓊臺師專學生小李接受采訪時說,參加過幾場招聘會后,仍無法找到滿意的崗位。11日上午,在瓊臺師范高等專科學校舉行的2015屆畢業校園招聘會上,不少學生打著雨傘,尋找適合自己的工作崗位。瓊臺師專一位就業指導老師認為,3000多個崗位讓即將畢業的2800多名瓊臺師范畢業生挑選,應該說綽綽有余,但初次就業不能找到合適的崗位,依然是高校畢業生的常態。這種用人單位與求職者之間出現的問題,其實就是供需不匹配的問題。
連日來,記者參加過多場招聘會后,受訪的大學生都表示,低端工作崗位過多,與自己相匹配的工作不好找,就業壓力比較大。
低端崗位多高端崗位少
“今年幾個月,我參加好幾場招聘會,但效果都不理想?!痹?015年??谑小按猴L行動”專場招聘會上,海口椰麗服飾有限公司的負責人無奈地說,今年來,他們已參加過好幾場招聘會,但效果都不理想,應聘的畢業生不是不合公司要求,就是不滿意公司的薪酬待遇、成長空間。
據了解,今年一季度,我省企業需求大于求職缺口的前三個職業分別是餐飲服務員、保安和客房服務員。從求人倍率來看,客房服務員和餐飲服務員相對較高,其求人倍率分別為16.68和16.15,供求矛盾相對較大。
從需求大于求職缺口最大的八個職業中,可以看到一季度我省對餐飲服務員、保安、客房服務員和銷售員有較大的用工需求,但這些職業受到了求職者的冷淡,尤其是客房服務員和餐飲服務員,一季度全省對兩職位的求職人數分別僅為242和293人次,職位供過于求現象較明顯。
根據全省人力資源市場一季度供求分析報告,適合畢業生就業的專業技術崗位比較少,求人倍率只有0.53,一線生產服務崗位均在1以上。0.53的求人倍率,意味著在100人當中,只有53個崗位。而在高端崗位競爭中,我省畢業生競爭能力卻明顯不足。
省就業局有關負責人表示,我省產業發展創造優質崗位的數量與畢業生供給的變化還不協調、不匹配,低端崗位多,高端崗位少。而在高端崗位競爭中,我省畢業生競爭能力卻明顯不足。
引導畢業生轉變就業觀念
省人力資源市場負責人表示,大學生就業難的癥結是就業結構性矛盾,即勞動者能力素質與經濟社會發展需要不適應。他建議,大學畢業生要結合所學的專業和市場需求,到人才市場摸一摸底,不要一味尋求匹配的崗位。
“眼下做什么工作并不關乎體面,能否在工作中體現自己的價值、表現自己的能力,才是更重要的?!痹撠撠熑苏J為,應擺脫傳統觀念的束縛,先建立短期職業發展目標,然后建立長期職業生涯,才是一條既符合當前利益又符合長遠利益的發展之路。當然,個體能力也是造成畢業生就業難的原因所在。應該看到,就業過程中,“高不成、低不就”的心態依然普遍存在,對自身能力缺乏明確的審視和正確的認知,很容易造成擇業迷茫。
一位人力資源指導專家指出,隨著工業化和城市化的推進,產業結構會發生相應變化,第三產業比重不斷提高。面對大學生就業“沒有最難,只有更難”的困局,當務之急需要各種政策的傾斜,拓寬更多的渠道,來緩解就業難。但從長遠來看,依然是要抓住制造大學生就業難背后的結構性矛盾,通過深層次、系統化的改革推進來實現根本性求解。
對于今年海口籍畢業生人數創下歷史新高的局面,市人力資源開發局表示,將遵循“先就業、再擇業”的思路,充分發揮市人力資源市場的配置功能開發就業崗位,并按照“創新形式、全力服務”的整體要求,通過舉辦現場招聘會、新增就業見習基地、提供創業貸款等方式,引導畢業生轉變就業觀念,實現更高質量的就業。
為促進大學生就業,省就業局要求各市縣要對現有的畢業生就業創業政策進行一次梳理,并逐項落實,確保各項政策措施真正落實到位,使廣大畢業生、用人單位得到實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