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入學成了目前很多市民的頭等大事,修改出錯的入學信息、確認入學登記,很多家長感嘆就像“打仗”一樣,而市民林先生更是將“戰況”升級。
為了讓兒子能進入心儀的小學,他和妻子決定離婚,然后立即過戶一套學區房。時間急,任務重,這一切必須趕在4月30日信息登記截止日前“收兵”。
因限購,夫妻只能辦離婚
林先生40歲,事業有成,僅房產就有幾套。家有獨子小華,平時很寶貝,對孩子教育自然上心。早在幾年前,林先生就看上了家住西市區妹妹家的房子,它對口一所著名的公辦小學。妹妹長期居住在國外,為了侄子上學,便欣然答應把房子出售給哥哥,但因限購,再加上妹妹購買該房的時間不長,過戶要交一筆不菲的房產稅,于是兄妹商量等房子滿5年,再過戶交易。
令林先生放心的是,按照當時的政策,過不過戶無所謂,只要孩子的戶口在那里即可,于是兒子的戶口遷進妹妹家。
天有不測風云,從幼兒園老師那聽聞這個消息時他一下子蒙了。林先生一臉郁悶地告訴記者:“今年入學審核時,不僅要有孩子的戶口,還要有父母的戶口,而且還要提供房產證,這樣的對口入學,才最保險。”入學信息登記工作馬上就要展開,誰都想爭取一個“最保險”。
林先生自然坐不住了,“必須給兒子入學上保險”。要保險,就必須把妹妹的房子過戶過來,花錢多少已經不在乎了,最大的問題是“限購”。
目前上海的限購政策規定,上海本地戶口購房者以家庭為單位限購兩套,單身人士限購一套。林先生和林太太商量后一致決定離婚!
離婚是一件很容易的事,兩人攜手走進民政局,“勝利”拿到了離婚證書。
為遷戶口,妹妹越洋公證
拿到離婚證,兩人又趕緊去房地產交易中心辦理房屋過戶手續。4月6日,他們終于準備好一切相關資料。工作人員說:“先等著吧!”兒子入學報名馬上就開始了,林先生可等不起。工作人員也是熱心人,寬慰他說:“預計所有程序走完,4月底前應該能夠辦出房產證。”此時,林先生和“前妻”暫時松了一口氣。
辦理房屋過戶只是第一步,為了“最保險”,還必須把林先生的戶口遷到房子里去。林先生和“前妻”又馬不停蹄跑到所轄派出所,一問才知:“沒有戶主同意,不能辦理入戶。”
房子雖然走完了買賣手續,但房子戶口本上的戶主仍舊是妹妹的名字。“怎么辦啊?”讓妹妹立即回來存在現實困難,林先生又犯難了。最后派出所給出了主意,戶主可以在國外開具同意的公證書,但這個公證書的證明必須通過領事館確認。
曙光再現,一場越洋公證又開始了。一個個長途電話打去,幾番跨越時差的溝通,林先生的妹妹也為了侄子的讀書忙碌起來,終于在國外公證處開出了公函,隨后立即寄往上海的外國領事館。聽說為了孩子入學,領事館的工作人員也很配合,答應會盡快給予辦理,還寬慰林先生說:“應該月底前所有證明能辦妥,能解決你的事情。”
現在就怕辦得急最后出錯
勝利在望,月底前補好所有證件應該沒有問題了,林先生舒了一口氣。不嫌自己勞累,也不怨自己離婚,林先生只是無奈地說:“其實我應該早點行動的,不該為了省房產稅,差點耽誤了兒子讀書。”
記者問林先生的“前妻”:“這樣費周折,值嗎?”
林先生和“前妻”幾乎同時答道:“當然值啦!”
在他們看來,能進一個好學校,“兒子前途就有了。”小學讀的好,中學也讀的好,將來大學必然也能上好的。林先生的“前妻”還是很滿意:“超值的啊!關系兒子前途,付出再多也值得。”
如今,相關的手續都辦理完畢,就等著房產交易中心和領事館方面給予證明了。能做的都已做完,但林先生還是不能平靜下來,看著身邊的孩子家長都在為自己孩子修改入學信息,林先生也跟著著急。
“我們手續辦理得急,最后孩子的信息不會還出錯吧?如果出錯,還來得及改嗎?”滿懷憂慮的林先生,總會隔天就給房產交易中心和領事館打打電話確認一下。
“催催他們,早一天是一天。”林先生很努力地向記者笑了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