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參加中招名額分配的優質高中學校,從去年的83所增加到了今年的89所,新增的6所分別是22中、西城外國語學校、十九中、中央民族大學附屬中學、北京四中房山分校以及首師大附中通州校區。昨日,市教委發布了今年參加名額分配優質高中的名單,以及各優質高中面向普通初中和優質初中的分配計劃。
優質高中萬余學位以7:3比例分配
今年中考錄取中,將有89所優質高中拿出1萬多個優質學位,以總體7:3的比例分別分配給普通初中校和優質高中所屬初中校。
昨日,市教委發布了這89所優質高中的名單,比去年的83所新增6所,分別是東城區的22中、西城區的西城外國語學校、海淀區的十九中和中央民族大學附屬中學、房山區的北京四中房山分校,以及通州區的首都師范大學附屬中學(通州校區)。
需要注意的是,總體“7:3”比例,并非每所優質高中給普通初中和優質高中所屬初中的比例都是如此,或高或低,例如二中分配給兩者的數量就基本相當,普通校獲65個名額,優質校獲63個名額;而潞河中學分配的比例則較為“懸殊”,普通校和優質校分獲124個和24個名額。
東城11高中部分名額“定投”對口初中
此外,今年東城區新增的“初高中6年貫通培養”,也在11所優質高中的名額分配中,體現為定向名額分配計劃,這11所學校會把名額分配計劃的5%到10%定向投放到對口的普通初中學校,主要是深度聯盟校或者教育集團內的成員。
例如,五中今年將面向一中定向招生8人,東直門中學將面向165中學定向招生10人等。
據了解,今后東城區將逐年增加定向招生的分配比例,預計到2018年,東城區每個學區內普通初中校升入優質高中校的比例都將達到70%以上。
東、西、海實驗班不互相招生
實驗班數量和招生人數均有減少,向郊區投放指標數量有所增加
新京報訊即日起,登錄北京教育考試院官網,也可查詢今年北京市各高中招生計劃,其中顯示,2015年可以面向全市招生的高中特色實驗班總共計劃招收867人,招生的實驗班則從去年的33個減少到27個,總人數減少近60人。
根據市教委相關要求,今年各高中特色實驗班的招生比例要向遠郊區縣和一般初中學校傾斜,將不低于50%的招生比例向遠郊區縣傾斜,70%投放到一般初中學校,從而促使特色高中實驗班的生源更加多元化。
昨日,新京報記者查閱部分高中特色實驗班發現,有14個特色實驗班面向全市招生,向郊區投放的指標數量也有所增加。
例如,北京四中的道元實驗班,共招收60個學生,其中有30個計劃分配給了朝陽、豐臺、石景山、門頭溝、通州及燕山,還有30個計劃僅面向西城區招生,但需進行加試。
還有13所中學的實驗班僅面向本區招生,例如東城區116中學的生命科學實驗班和朝陽區八十中的科學實驗班等,對此有學校表示,是因為學校無法提供住宿或住宿條件較緊張,所以尚難招收遠郊區縣學生。
此外,東城、西城和海淀三區的特色實驗班,今年均無彼此之間的跨區招生計劃,例如西城區的錢學森班除了面向西城招生,還分配給了昌平等遠郊區縣,并不面向東城、海淀招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