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校長教師交流輪崗制度
對象:義務教育階段公辦學校在編在崗教師、校長和副校長
條件:教師在同一所學校連續任教滿9年以上;校長(包括副校長)在同一學校任職滿2屆以上
方式:先易后難,先實行分片區交流,再逐步擴大交流范圍
周期:每次3年
廣州將為擇校熱再下一劑“降溫藥”,全面實施校長教師交流輪崗制度。昨日,市教育局出臺《關于進一步推進區域內義務教育學校校長教師交流輪崗工作的意見》,廣州力爭用3至5年時間實現區域內校長教師交流輪崗的制度化、常態化,旨在優化區域內義務教育師資科學合理配置。到2016年,實現區域內義務教育師資配置初步均衡,城鄉之間師資配置差距逐步縮小;到2020年,實現區域內義務教育師資配置基本均衡,城鄉之間師資配置初步均衡。
輪崗:分片區交流,鼓勵跨片區
本次交流輪崗的對象范圍為義務教育階段公辦學校在編在崗教師,校長和副校長。其中,城鎮學校、優質學校每學年教師交流輪崗的比例不低于符合交流條件教師總數的10%,其中骨干教師交流輪崗應不低于交流總數的20%,這兩個比例比2013年廣州市的相關文件要求翻了一倍。
什么條件下必須交流輪崗也有明確規定:公辦義務教育學校教師在同一所學校連續任教滿9年以上,公辦義務教育學校校長(包括副校長)在同一所學校任職滿2屆以上,原則上要在本區域內交流輪崗。
校長教師交流輪崗應先易后難,先實行分片區交流,在此基礎上,不斷完善校長教師校際交流工作機制,逐步擴大交流范圍。以區域內優質學校為龍頭,分別聯合周邊農村學校、薄弱學校,形成若干個片區,教師一般在就近片區內交流,鼓勵城區學校教師跨片區交流;校長一般在區域內交流。交流輪崗每次周期為3年,在周期內原則上不作調整。
晉升:新校長應有2所及以上學校工作經歷
在實施交流輪崗的同時,市教育局也建立了校長和教師評優評先等激勵機制,對積極參與交流、在教育教學工作中發揮骨干示范作用的校長教師,在職務晉升、評先評優等方面給予傾斜。新任義務教育學校校長應有在2所及以上學校(含教學點,下同)工作的經歷,且每所學校工作時間不少于3年。
在評選認定特級教師、名校長、名教師、學科帶頭人等,須有2所及以上學校工作經歷,且每所學校工作時間不少于3年,或在農村學校有3年及以上的工作經歷。省市“百千萬人才培養工程”培養對象等人選時,原則上要求選拔對象應有2所或以上學校的工作經歷。
聲音
如果長期由固定一位校長管理,學校難免會形成單一的風格,但這種風格又不一定完全是正確的教育管理機制。如果能適時換一下校長,學校可對比不同校長管理風格,找出差距,從而提煉出更適合本校發展的理念。——越秀區某省一級名校負責人
如果老師確實是可以流動起來的話,家長就不用再受擇校的苦了。一位好的老師能帶動一批好學生,我們擇校主要還是為了擇好老師。——家長陳先生
例外
孕期或哺乳期教師可暫不輪崗
哪些人可暫時豁免交流輪崗?市教育局列出了以下四種情況。
一是,已在2所以上其他學校工作共6年以上(每所學校均工作2年以上),以及已在農村學校工作共6年以上的城鎮學校校長和教師可暫不輪崗。但在現學校連續工作12年以上的,應進行交流。
二是處于孕期或哺乳期的女教師,或患有嚴重疾病且經區級教育行政部門指定的區級以上醫院診斷不宜交流的教師,可暫不輪崗。
三是正在現學校承擔區級以上重要教科研項目的校長教師,或現學校同學科專任教師較少的特殊崗位的教師,或有1年以上在農村學校、薄弱學校支教經歷的校長教師,經區級教育行政部門同意后,可延遲交流,但延遲時間一般不超3年。
最后,沒達到應進行交流的時間要求,或不納入交流范圍和暫不納入交流范圍的教師和校長,本人申請進行交流的,也可進行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