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高考評卷已經進行了四天。17日,海南日報記者探訪評卷現場,語文評卷組組長徐仲佳說,四天時間尚未評出滿分作文,截止目前打出的最高分為58分,和往年一樣,有考生因為作文部分空白,得了零分。“有考生使用了詩歌的文體,沒有得到高分。”
“評卷系統專門對作文評分時間做了設定,至少40秒的時間。”徐仲佳特別強調,每一篇作文都要經過兩個評卷老師進行評分,如果兩人的評分差距大于等于8分,就要進入“三評”,甚至交由組長進行終評,確保每篇作文的得分合理。
評分標準:高考作文分為四檔
徐仲佳介紹,今年高考作文的評分標準分為四個檔次:0—15分為四檔文,16分—30分為三檔文,31分—47分為二檔文,48分以上為一檔文。“每檔又細化分為高、中、低三個層次,每一個層次分值為4—5分。”
對于目前的最高分58分作文,徐仲佳說,在評出來之后,評卷質檢員會專門將作文調出來,然后組長也參與討論,定奪最后的得分。“得分54分以上的作文,是我們習慣說的高分作文,這部分作文同樣會被質檢員拿出來,進行重點關注。”
對于低分作文的“硬傷”,徐仲佳說,部分考生對于寫作非常不自信,自我表達能力欠缺,甚至只是抄了一些材料,這樣的作文得分肯定只有個位數的分數。
對于評卷系統設定作文評分時間至少40秒,徐仲佳解釋稱:這并不意味著就是“40秒改一篇作文”。評卷老師在大量評閱之后,每看完一篇作文之后,對檔次的定位比較嫻熟,具體的得分也是在仔細斟酌之后。
作文立意:“愛崗敬業”三分之一強
今年海南省的高考作文,要求考生從“大李矢志創新、老王愛崗敬業、小劉跋山涉水攝影”三個人中“誰更具風采”進行寫作。徐仲佳告訴記者,從已經評閱的三分之二的作文來看,考生的三個立意大體相當,選擇“老王愛崗敬業”的稍多一些。
“老王的特點是平凡中見偉大,把一個平凡的工作干成了藝術,比較接近我們的日常生活。”徐仲佳說,同樣選擇小劉的考生作文,也反映出當前海南省的高中生有了更多元的人生追求。選擇大李的考生作文,絕大多數是從創新的角度入手。部分考生出現了泛談創新,甚至論及國家創新,這樣就脫離了大李這一人物主題。“選擇三個立意的作文,都有高分作文產生。”
徐仲佳說:在文體的選擇方面,主要是議論文,因為要求考生做出一個判斷并且說理。“除了詩歌之外,還有部分考生采取了散文、記敘文的文體。多個文體的出現,反映出部分考生的寫作能力還是很好的,在行文的把握上也比較到位。除了詩歌之外,其他文體都有拿到高分的作文出現。”
卷面書寫:和往年相比沒有明顯提高
“卷面書寫,和往年相比沒有明顯的提高。”徐仲佳說,在作文的給分標準中,并沒有對應的卷面分,只是一個“印象分”。不過,不能否認,一份卷面書寫較好的作文,肯定會給這篇作文帶來加分因素。
對于作文中的錯別字,徐仲佳說,三個錯別字以內不扣分,三個以上開始每個錯別字扣1分,最多扣5分。
徐仲佳專門提到,在今年的高考中,“套作作文”已經明顯減少。對于“套作作文”的甄別認定,評卷老師可以從文章的立意、結構、論證是否和材料相關來判定。“在近年來的高考作文閱卷中,‘套作作文’、‘萬能作文’是堅決打擊的對象,是堅決不可能得到高分。我們希望通過這樣的閱卷標準,給我省的基礎教育一個明確的導向。”
“從今年的英語高考作文來看,我們的中小學英語教學,應該在英語的課堂上傳播中國文化。”17日上午,2015年海南高考英語評卷組組長楊蕾達教授表示,每個中小學生在學習中,要習慣用英文來寫中國的傳統文化、中國的國情、中國的民族。
楊蕾達表示,之前的英語教學,主要是在向外學習。“現在的中國,在經濟社會等方面有很大的變化。應該讓更多的世人了解中國。這樣,我們學外語的目的,不僅僅是到外國去學,更應該掌握英語這個工具,向世界推銷中國,中國的新一代應該肩負起這樣的責任。同時,我們的中學英語老師要有這樣的意識,而當前大家更關注的還是語言知識、學科知識。”
“如果學生做不到這一點,實際上與其他學科上的‘高分低能’是一樣的。”楊蕾達認為,今年高考英語作文沿襲了多年的書信格式,要求也沒有很大的變化,主要就是寫作內容上體現出了中國的傳統文化。
楊蕾達告訴記者,正式評卷的四天時間里,出現了大約10%的“零分作文”。所謂“零分作文”,主要是空白卷,或者是從閱讀理解部分的文章抄一些單詞,與作文的主題完全沒有一點關系,甚至有考生用漢語寫了一部分詞語。“我們甚至要求,用英語寫出‘我是李華’這一句,就可以得到1分。還有一些得1分的,是考生零星寫了一些單詞,但是不成句子,但有部分單詞和主題相關。”
對于英語作文的卷面書寫,楊蕾達夸贊說,確實挺不錯。“很多考生首先可以做到工整,漂亮的比例也不少。”
楊蕾達說,英語作文要求達到80個單詞,就不會扣分。英語作文分為五檔,滿分是25分,每一檔是5分。每一檔又細分為高中低三個層次。“截止目前,23分、24分的作文占比5%。包含三個語法、邏輯全對的句子,是及格線。對于21分以上的高分卷,我們要求有兩句以上的高質量復合句,比如定語從句、同位語從句、表語從句。
“從已經評閱的作文來看,絕大部分考生都知道重陽節敬老基本含義。”楊蕾達說,但是在敬老的基礎上進一步的擴展的作文幾乎沒有。“在敬老院應該給老人做什么,絕大部分考生都知道,除了要求的包餃子之外,作文還涉及講故事、唱歌、跳舞、洗衣服、洗頭、洗腳。但是也就僅于此,并沒有明確寫出重陽節就是中國的傳統節日,以及年輕人的尊老意識沒有寫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