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i id="0yokw"></li>
    <fieldset id="0yokw"><source id="0yokw"></source></fieldset>
    <tfoot id="0yokw"></tfoot>
  • 今年36歲的余婷,2006年加入中國共產黨,同年從華中師范大學畢業。2007年,懷揣著對教育事業的熱愛,她進入海口市金盤實驗學校擔任數學教師,現任學校初中數學組組長,因其做事嚴謹、雷厲風行,學生們給她起了一個親切昵稱——“余哥”。

    留守兒童白皮書:近千萬兒童一年到頭見不到爸媽

    海口網 http://m.yinhu3.com  時間:2015-06-18 17:21

     

      資料圖:6月16日,威海市文登區實驗小學舉行“大手牽小手情暖端午節”活動,多名校園媽媽與留守孩子們一起包粽子,迎接即將到來的端午節。中新社發 楊甜藝 攝

      《中國留守兒童心靈狀況白皮書(2015)》18日在北京發布,《白皮書》指出,中國有近1000萬留守兒童“一年到頭見不到爸媽”,而父母通過電話等方式跟孩子保持聯系、適量的閱讀、玩耍等將有助改善留守兒童的“煩亂度”和“迷茫度”,提升留守兒童的心理指標。

      《白皮書》對云南、廣西、貴州、山東、河北、甘肅六省農村地區的兩千多名留守兒童進行問卷調查,分析鄉村留守兒童真實的生活和心理狀況后指出,全國6100萬留守兒童中約15.1%、近1000萬孩子一年到頭見不到父母,即使在春節也無法團聚。有4.3%的留守兒童甚至一年連父母電話也接不到一次,一年電話聯系一到兩次的有885萬,3個月通話一次的有1519萬。

      《白皮書》指出,如果(父母)不能保證每3個月與孩子見面一次,孩子的“煩亂度”會陡然提升,對生存現狀產生焦慮,而只要保證每周1到2次的聯系,孩子的“煩亂度”就會明顯下降。

      《白皮書》的調查結果還顯示,中國留守兒童心理危險系數呈現明顯的地區差異:從東到西明顯上升,其中西北地區最為嚴重,無論是“煩亂指數”(對于現狀的焦慮)還是“迷茫指數”(對于未來的焦慮)都達到最高,西南地區次之,中部再次,東部最低。

      同時,還存在“性別差異”:女孩無論是煩亂指數還是迷茫指數均普遍高于男孩。《白皮書》認為,女孩發育較早,心思更加細密、敏感,更多內向不輕易表露,因此留守帶來的心靈創痛無論是深度還是持續程度都會更加明顯。

      根據《白皮書》的建議,通過閱讀、玩耍、適當做作業、保證媽媽的陪伴等方式,可以幫助和改善留守兒童的心理指標。調查顯示,閱讀不同于作業,是主動學習的過程,而學習對孩子的影響力是除地域之外的首要因素,因此閱讀比游戲、看電視等對孩子的心理狀態提升更加有效。另外,調查還發現,每天1到2個小時的玩耍能夠最大限度的降低孩子的“煩亂度”,但整天玩耍的孩子“煩亂度”更高,與之相應,每天做1到2個小時作業的孩子心理狀態最佳,但隨著作業增多而變差。調查還發現,無論是媽媽單獨外出打工還是爸媽都外出打工,孩子的心理狀況都明顯差于父親單獨外出打工的孩子,專家呼吁,如果實在要去打工,請把媽媽留給孩子。

      《中國留守兒童心靈狀況白皮書(2015)》由“上學路上兒童心靈關愛中心”發起調查,北京師范大學心理學教授李亦菲主持完成調查報告。該報告與關注西部某山村的紀實文學作品《一片灰黃》、兩部紀錄短片、攝影展和《“留守兒童”新媒體觀察》共同將留守兒童的真實狀況展示給社會,呼吁留守兒童所在地學校、教師、公益機構和民政相關部門重點留意和重點幫扶“高危留守兒童”。(完)

      (原標題:白皮書稱中國近千萬留守兒童“一年到頭見不到爸媽”)

    ?

    相關鏈接:

    長江沉船遇難者家屬向4名監利留守兒童捐贈8萬元
    海口加強留守兒童管理及關愛工作 留守兒童需教師幫扶
    海口多措并舉關愛留守兒童 將制定進一步工作實施意見
    畢節自殺留守兒童母親回家 警方:經鑒定遺書真實
    探訪貴州畢節的留守兒童
    六一不孤單 海航集團與“留守兒童”手拉手

    ?

    海口網 http://m.yinhu3.com [來源: 中國新聞網 ] [作者:] [編輯:王秋芳] 

    網友回帖

    海口秀英區將新增3所學校 今年底完成項目前期工作
    今年海口中小學新生入戶調查比例下降
    海南高職(專科)批平行志愿投檔分數線出爐
    海南外國語職業學院2018屆音樂表演班的11名大學生用17種語言翻唱的歌曲《帶你去旅行》。
      對于高三的同學們來說,距離2018年高考僅剩126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