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文采和部分團隊成員。南國都市報記者 賀立樊 攝
?
兩年前,得知收了自己240元會費的校園兼職站點人去樓空,方文采氣得直跺腳——他還有好幾筆工資被拖欠。而同樣的遭遇也發生在別的同學身上,他們是方文采介紹前來做兼職的,這讓他很內疚,也讓他起了個念頭:為什么我不能搭建一個大學生兼職平臺,讓同學們不再受委屈?
兩年后,通過成立“文采兼職團隊”,方文采為數百位大學生找到了安全合理的兼職,團隊收入40多萬元,方文采也購置了小車。如今,瓊州學院電子專業大三學生方文采,聯合另外10位志同道合的同學成立了公司,并且利用專業特長,開發了一款兼職APP軟件,計劃在9月上線。“我們見過了傳統校園兼職太多的不完善。現在利用互聯網+,開發這款O2O兼職APP,希望能夠讓做兼職的學生不再受委屈,讓校園告別‘黑’中介時代。”方文采說,創業和創新,比的就是競爭力。
A
懂事的男生早早兼職
讓他見過了太多委屈
2012年,帶著家里給的學費,方文采離開父母,從廣袤的內蒙古來到遙遠的三亞。為了省錢和掙錢,此后3年他只回過兩次家。
初入大學校門,財務狀況每況愈下,和很多同學一樣,方文采很快就沒錢了。“剛來學校,花錢比較快,又不好意思問家里要。家里3個孩子,經濟也不富裕。”就在方文采陷入苦惱時,校園內張貼的兼職廣告吸引了他,打去電話想要報名,對方卻說要先交會費。“一年120元,4年480元,沒辦法,為了找兼職,我交了兩年240元。”
有兼職時,校園兼職站會發來信息,方文采和同學們一起趕往各個酒店、會展。一天的兼職完成了,工資卻是月結,有時一拖再拖,由月結變成兩月結、三月結,甚至到了最后,想結也找不到人。大一假期結束,方文采興致勃勃地趕到兼職站點,卻發現早已人去樓空,他的會費拿不回來,被拖欠的工資也不知去向。
一次在三亞灣一家酒店,方文采和同學們為一場宴會兼職幫工,工作時間原本定為下午3點到晚上9點,最終結束時已經是第二天的凌晨1點多。宴會不結束,同學們的工資就拿不到,方文采和同學們一直待到深夜。散席之后,宴會廳的經理也走了,整個大廳空空蕩蕩。“最后一班從酒店出發的班車,在晚上12點多已經走了。大家不知道該怎么辦,沒辦法,我拿出電話報警。”方文采說,事后與酒店方面鬧了些不愉快,而活動的領隊也以此為由,最終沒有發放兼職費用,雖然每個人的工資僅為60元。
數次拿不到工資之后,方文采決定,自己成立一個兼職平臺,以確保誠信為宗旨,幫助大學生兼職。
B
告別校園“黑”中介
實現夢想順便賺錢
孫一鳴是方文采的同鄉,也是他的好搭檔,就讀于計算機專業。成立團隊后,他們成了活動方和學生之間的聯系人,賺取其中的差價,這樣的傳統模式,也讓方文采認為自己還是一個校園“黑”中介。
承諾為同學們日結工資,但活動方給方文采的活動款卻不是日結,這就需要他墊付工資。“有時一個宴會需要上百人,工資就是一兩萬。一個星期如果有兩次這樣的活動,那就得墊付兩三萬,沒錢只好向朋友借。”方文采說,為了跑活動,他買了一輛自行車,常常從亞龍灣騎到三亞灣,甚至到幾十公里外的清水灣。“給同學們發工資,都是在酒店大門外日結,次數多了保安也認識我了。每次我騎車一來,保安就笑著說:‘小方又來發錢了。’其實錢都是借的。”方文采笑著說。
兩年的兼職生涯,團隊成員吃了不少苦,也為他們帶來了40多萬元的收入,可是兼職的模式仍是傳統的線下聯系,獲取兼職信息最主要的方式是QQ群,方文采說,他的QQ號里有200多個兼職群,整天響個不停,卻沒有太多合適的信息,收獲的財富仍然是傳統的賺取差價。“我希望改變這種賺學生錢的模式。”今年6月8日,方文采和另外10位同學的“海南翼蝸牛網絡科技有限公司”正式成立,學校提供了辦公室,三亞科技園也有他們的位置。這一切,都是因為公司開發的一款名為“兼果”的O2O軟件。
王玉龍來自甘肅,是瓊州學院的大三學生,也是軟件的產品經理,目前軟件已經開發完成,正處在調試階段,他的工作,則是面對電腦屏幕上一串串眼花繚亂的代碼。“這些代碼就是軟件的本源,現在正在調試。”王玉龍說,軟件計劃于今年9月上線。
雖然還未正式上線,這款軟件已為方文采贏得了2015海南省移動互聯網創新創業大賽的特等獎。“做這款軟件的初衷,是為了幫助大學生更好地找到兼職,徹底打破以往大學生兼職中,中介方賺取差價。”方文采表示,軟件上線初期,將實行全免費,吸收受眾之后,向活動方收取推廣費用,對學生仍是免費使用。
C
開發兼職APP軟件
讓學生利益不再受侵犯
“兼果APP”軟件現在已裝在團隊成員的手機里進行內測。打開軟件,設有主菜單以及賬號管理,分別有“發布兼職”、“分類兼職”、“兼職詳情”等小項,甚至還有即時通訊功能。而在“地區”一欄中,用戶可以自由選擇所在的地區,甚至包括了全國所有的省份和城市。
“軟件主要有三個功能,第一部分針對資方,也就是活動發布方,經過申請注冊后,我們進行審核后方可發布兼職信息。另一部分針對勞方,也就是大學生們,也是通過注冊,能夠瀏覽信息,尋找合適的工作。”對于第三部分,方文采說:“去年暑假時,有北航、哈工大的學生問我三亞哪有兼職可做,原來他們從省外來到三亞旅游,想在三亞邊打工邊旅游。所以第三部分是針對這一類型的大學生,為外地學生提供兼職機會。”軟件上線后,計劃與酒店或旅行社合作,并提供旅游線路。
負責客戶端工作的馮景潤來自山西,為了軟件的開發,今年春節他也沒有回家。
公司的口號是:“為夢想點燃希望”,方文采和成員們把維護大學生兼職利益當成了夢想,希望在完成夢想的同時,創造財富。“上線之后,計劃在全國范圍內鋪開,這需要資金。之前的5萬元獎金已經投入了,還差40多萬元,還需要融資。”方文采說,無論怎樣的環境下,大眾創業和萬眾創新,比拼的都是項目的競爭力。“目前看來,O2O模式的兼職軟件還沒有,‘兼果’將是第一款,這是我們的競爭力。未來如果出現更多類似的軟件,我們會很高興,證明這是一條正確的道路。”孫一鳴說。
專家點評
海口創業就業協會副會長辛軍:
多整合資源和借助外腦
如今的大學校園里,許多學生已有了另一個身份:創業者。他們創業涉及各行各業,方式也越來越靈活、創新,不少還組建了團隊投身“互聯網+”。研發為大學生提供兼職服務“兼果”APP軟件的瓊州學院大學生方文采,便是其中一員。
省人力資源開發局導師、海口市創業就業協會副會長辛軍認為,大學生創業有很大的優勢,因為富有熱情和激情,有很多的時間資本,允許多次失敗。創業路上,辛軍提醒學生不能盲目創業,要經過精心的籌備,特別要多關注國家發展的方向,從而選擇符合國家發展趨勢的產業,“最起碼要符合國家未來10年發展方向,如果選擇了夕陽產業,那再努力也都難突破。”
辛軍建議,確定創業大方向后,學生們要結合自己的專長和特點,尋找具體的創業項目,“綜合考慮性格、專業專長,能夠整合哪些社會資源,避免沖動、盲目創業。”
他建議,方文采開發服務校園的軟件中,要細分本校的市場,多整合資源,“現在很多年輕人創業缺乏合作精神,其實在創業中,必須要有開放的心態,多借助外腦,多和創業者溝通咨詢,開拓自己的視野。” (南國都市報記者 孫學新)
一封給大學生創業者的信
親愛的學弟學妹們:
你們好!
我不是什么成功的創業者,也沒有什么成功的秘訣和法則。大學期間我總是別人羨慕的對象,因為我從未閑下來,一直都充實快樂著,他們在打游戲的時候我在外面打工賺錢,他們在出去購物k歌的時候我已經開了自己的超市有了自己的小生意。
當他們想出去兼職賺錢的時候,我成立了“文采兼職”,已經為三亞學院、瓊州學院、海航學院、城市學院共計4萬多人提供過兼職服務了。當他們還在考慮出去是擠公交還是坐摩的的時候,我已經買了小汽車。當他們在假期里找實習工作的時候,我已經成立了自己的公司,有了自己的團隊。大學期間做的那么多事情,讓我充實和快樂,總結起來就是7個字:敢想、敢做、敢承擔。
其實每個人的想法都很多,想這個想那個,但是想完之后要真實去做就只有很少數的人了,堅持做下去的更少之又少。所做的事情必須要學會承擔,承擔痛苦,畢竟是你自己選擇的;承擔孤獨,畢竟理解是需要時間的;承擔責任,畢竟我們都是有文化有知識的青年人。承擔一切,畢竟你想做成功者。所以我從來都是想起什么分析好了馬上著手去做,我一直覺得年輕,就該這樣分享給學弟學妹們:想到的事情就去做吧,別等、別拖,一等一拖就沒有了當時的激情和沖動。邁出了第一步,根本停不下來。
方文采
?
相關鏈接:
女大學生公交車上遭猥褻 被乘客催下車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