廠家告知不招暑期工,帶隊代理玩失蹤,遠道而來的大學生們一度滯留在瀏陽街頭。網友供圖
幾天前,49名來自湖北的大學生在中介代理的帶領下,來到瀏陽某電子廠準備打暑期工,哪想到到了廠門口才知道該廠不招暑期工,帶隊的中介代理隨后也不見蹤影。大學生們氣憤無奈之時,瀏陽警方伸出了援手,幫助他們乘火車返回武漢。
帶隊人失蹤,學生氣憤無奈
為了在暑期找一份工作,49名來自江漢大學、武漢商學院、湖北交通職業技術學院等湖北多所高校的大學生,在武漢一所名為“武漢大學生社會實踐陽光中心”的中介機構交納了300元至500元不等的中介費。
7月5日晚,在一名熊姓男子的帶領下,49名大學生乘大巴從武漢來到長沙。據學生們反映,熊某開始說是到長沙的一家電子廠打工,隨后又改口稱去這家電子廠的瀏陽分廠,并向他們承諾每個月工資加補貼可以拿到3500元至4000元。
哪知道,7月6日上午,學生們到達工廠門口時卻被告知,工廠不招暑期工,只招年滿22歲以上的長期工。
學生們回頭去找熊某時,發現其已不見蹤影,電話也不接。由于大部分學生身上帶的錢不多,大家都不知道怎么辦,有部分同學甚至連吃飯和回家的錢都不夠,最后只好報警求助。在瀏陽警方的幫助下,他們乘坐一輛車前往長沙火車站,并乘晚上11時許的火車,于次日凌晨5時趕回武漢。
碰到黑中介,工商部門介入調查
據了解,回到武漢后,覺得被欺騙了的學生們匯聚到設在某小區一處私宅內的“武漢大學生社會實踐陽光中心”討說法,但里面的辦公人員都避而不見。
前天,當地工商部門執法人員接到舉報后,前往這個辦公場所調查,發現該中心從事的是職業中介經營活動,帶隊到瀏陽的熊某為負責人之一。但該中心未在工商部門辦理注冊登記,現場工作人員也無法提供任何資質材料,執法人員遂查扣了相關電腦及資料,并準備進一步調查。
又到一年暑假時,利用假期打工、參與社會實踐的大學生逐漸增多,然而由于涉世未深,學生們找工作時,很容易被所謂的高薪吸引而上當受騙。中南大學勤工助學中心負責人提醒,大學生兼職應盡量依托學校勤工助學機構介紹的正規單位、大公司或企業,如果要找中介機構,一定要留意其是否持有工商部門頒發的《營業執照》和勞動部門頒發的《職業介紹許可證》原件。對上交押金和身份證務必謹慎,時刻保持清醒,更要防止陷入傳銷陷阱。
大學生暑期兼職須防三類騙局
1.騙取中介費。一些非法的中介機構,看準了學生們缺少社會經驗同時又掙錢心切的心理,收取高額的中介費卻不履行合同。
2.不付或少付報酬。一些學生被個人或流動服務的公司雇傭,但雇主往往在快要付工資時找種種理由故意克扣工資。
3.名為高薪實為傳銷。傳銷多以銷售人員的名義上崗工作,再讓應聘者如法炮制去哄騙他人。
?
相關鏈接:
沈桂林涉嫌集資詐騙8.8億元 當庭“變臉”否認控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