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報3月29日訊(記者杜潤濤)“條件簡陋、環境惡劣,第一次凌晨割膠時,由于毫無經驗,加上蚊蟲太多幾乎不能工作。”曾多次獲得大學生創新創業獎項及專利的2015年全國大學生自強之星王馭陌如是說。
????更多的是付出
????“剛開始做創新創業有一種新鮮感、好奇感,真正走進行業內,才發現實現創新創業夢想需要足夠的毅力和付出。”王馭陌說,自己大一時就被學長們的作品深深吸引了,自此開始有了自己的創新創業夢。剛開始,他信心滿滿,可當場地、經費、人員等問題擺在面前時,才明白創新創業不只是句口號,更多的是需要付出。
????王馭陌團隊里有多名隊員,他們用青春、思想不斷地進行理念的更新。作為項目目前負責人,蔡寬麒表示,如何產生項目選題是一個關鍵,一次偶然的機會,老師講到王馭陌發明的智能割膠刀引起了他的興趣,于是他在老師的幫助下,走進了王馭陌團隊。剛開始時,由于對橡膠不了解,他們就深入到橡膠地,了解橡膠的生長、產量、割膠等各項技術。
????不是一蹴而就
????創新創業的路不是一蹴而就的,在智能割膠刀的后續開發上,他們遇到了很多困難。據項目技術負責人劉博藝介紹,有了技術沒有實際經驗是不可能實現創新創業成功的,像如何把握割膠的厚度,新的割膠工人很難準確把握,那么技術上的實現就需要對這個問題有足夠的認識。為此,他們多次深夜走進橡膠地去親身體驗。“對于一種新產品,社會總是會質疑它是否能用,會不會帶來不好的影響。”市場負責人韋昕宇多方打聽市場,多次走進橡膠地說服膠工嘗試使用。“每一次接受別人質疑的目光,內心都會感覺到一種痛。”韋昕宇說,但他們一直相信創新能夠產生好的效果,事實證明,他們做到了。
????王馭陌說:“大學生創新創業是一個長期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我們必須得學會接受失敗和質疑,但是我一直相信,創新創業對于大學生來說是一種學習和實踐,是一個為以后的成長和發展積累優良品質的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