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大附中的時光咖啡廳開業時,吸引了不少學生。
開咖啡廳辦創意工坊 校方稱不在賺錢在鍛煉財商
日前,廣大附中學生文化創客空間正式成立,由學生們自主經營咖啡廳、文化館。試營業首日,咖啡廳門前排起長長的人龍。創客空間總經理、高二學生葉嘉豪表示,未來創客空間的規模還將擴大,有望將分店開到廣大附中其他校區。而他現在最發愁的是如何在升入高三之前,找到“接班人”。記者了解到,類似由學生出任總經理或者CEO,完全由學生團隊進行經營的中學生創業項目,在廣州中學校園里并不罕見。
廣大附中 “海選”當咖啡廳高管 現學做財務報表
據悉,廣大附中學生文化創客空間的“高管”共有9人。在一年多前,學校籌備成立該創客空間,在校園內“海選”高管,葉嘉豪等9名同學脫穎而出,并于去年暑假到新浪廣東省分公司實習,并且參加了國際NGO商賽,獲得了第二名的好成績。
“做生意比讀書難多了。”葉嘉豪笑稱。創客空間由學校提供場地并出資裝修,至于室內設計、經營范圍、進貨渠道、人員招聘、營銷推廣等,則完全由學生負責,創客空間每周二有全體員工例會、周一則會召開董事會。“每一個環節,都需要無數的溝通,很考驗人。”葉嘉豪說,作為“高層”,如何管理團隊是他面臨的一大難題。創客空間分為營業部、設計部、財務部和市場部,從最初的9人,發展為58人。如何做財務報表都是現學的,還要考慮怎樣實現盈利。“我們的營業時間分為早、中、晚三個時段,每個時段都只有一個小時左右,如何在短時間內聚集客流量是盈利的關鍵。”為了吸引學生前來購買,咖啡廳推出了“買二送一”的優惠,以實現薄利多銷。
咖啡廳在今年1月開業,連續多日人滿為患,排隊買咖啡的人龍甚至排出了室外。為了控制成本,管理團隊每周會進行清算。不久前,他們發現原材料浪費情況比較嚴重,尤其是牛奶,一周就用了72包,為此管理層特意與咖啡師進行了溝通。
省實初中部 創意工坊賣創意 還懂饑餓營銷
事實上,在廣州中學校園里,類似的創客空間、創業項目并不少見,大多以設計、售賣校園文化產品為主。
省實初中部經過一年多的籌備,創建了學生自主經營管理、自負盈虧的創意工坊,目前正處于試運營階段。該工坊主要是設計、生產、銷售省實校園文化產品。其創始人是省實初中部學生會主席,在校慶時感受到校友、學生對校園特色文化產品的需求,萌生了在校園內“開店”的想法,除了讓具有商業才能、想體驗商業運作的同學擁有平臺外,更讓具有創新設計才能的學生可以一展身手。
創意工坊有“大掌柜”、“二掌柜”,并分為創新坊、賬坊、經營坊、后勤坊。在設計產品之前,工坊經營者會進行市場調查,了解學生、校友喜歡、需要什么校園文化產品,然后有針對性地進行設計、生產,目前比較受歡迎的是省實作業本、校園明信片、文具等。
同時,工坊會定時、定量地銷售,進行饑餓營銷,學生們需要排長龍才能買到心水產品。
華師附中 義賣利潤近7萬元 捐給鄉村小學
華師附中則是創業教育的“先行者”,早在2004年,該校就舉辦了“雷厲鋒行”扶貧義賣活動,至今已經連續舉辦了13次。該校副校長肖朝云介紹,最早的創意源自于“捐款”,“每到要捐款時,學生就回家找父母拿錢,我們認為這樣也不太合適,希望引導學生用自己的勞動創造利潤,進行捐助。”
肖朝云說,盡管義賣活動只有三天,但整個籌備過程每次都要延續一個學期。學生們要分小組設計產品、再通過市場調查對設計的產品進行篩選,然后做預售,根據預售情況確定產量,再聯系廠家進行生產。在義賣之前,還通過線上線下進行推廣營銷。“第一年義賣的利潤是8493元,到2015年已經達到了近7萬元。所有利潤都捐助給鄉村小學。”肖朝云介紹。而通過這個義賣活動,還累積了很多具有華附特色的產品,成為華附對外交流的禮物。
而據此前報道,為培養中學生的“財商”,執信中學開設了“學生公司”選修課,以一個學年為一個周期,上學期主要以理論為主,學生學做預算、做報表、制定營銷策略等等。到下學期,學生們則會進行“實戰”演練,選擇供應商,并將產品進行線上線下的銷售。
校方
搭建平臺讓中學生
培養興趣施展才能
對在廣州中學校園掀起創業熱的現象,廣大附中文化創客空間指導老師姜良毅表示,并非讓每一個孩子都學做生意,而是搭建平臺,讓這些財商出色的孩子,在中學階段就能有施展的舞臺。“中學生還是以培養興趣、能力為主,并不在于真的要賺錢,除了維持正常運營,其他利潤都是拿去做慈善的。”他說。除此以外,學校也會給學生“劃底線”——拉贊助的時候,有些條件是不能答應的。“合同都由學生自己去簽,但之前學校方面會進行審核。”姜良毅向記者表示。
省實創意工坊的指導老師林琳也表示,創意工坊一方面是給具有商業天賦的學生提供實踐地,另一方面也是給具有設計、創新人才提供展示才能的舞臺,以學生體驗成長為主要目的。目前,工坊的投入資金量不是很大,而且在產品的生產選擇上也十分慎重,學生積極推廣,不久便可以回籠資金。此后也會不斷創新,征集創意設計,學校也會及時跟進,保證工坊的良好運營。
執信中學學生公司課程指導老師洪少帆則建議,不僅是示范性中學,一些普通中學及中職學校,更應該開設類似的創業課程。“中職學校的學生畢業后大部分就走向社會了,對他們來說,了解市場、了解資金運作,顯得更為重要。”洪少帆說。(記者?劉曉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