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i id="0yokw"></li>
    <fieldset id="0yokw"><source id="0yokw"></source></fieldset>
    <tfoot id="0yokw"></tfoot>
  • 今年36歲的余婷,2006年加入中國共產黨,同年從華中師范大學畢業。2007年,懷揣著對教育事業的熱愛,她進入海口市金盤實驗學校擔任數學教師,現任學校初中數學組組長,因其做事嚴謹、雷厲風行,學生們給她起了一個親切昵稱——“余哥”。

    中小學學位緊張 瓊山區多舉措緩解學位壓力

    海口網 http://m.yinhu3.com  時間:2016-06-27 10:35

    ?????

    本報6月25日訊(記者吳思敏)記者從瓊山區教育局了解到,該區域學位緊張,申請入學人數比計劃招生人數超出近一倍。為切實保障符合條件的適齡兒童少年接受義務教育的合法權益,推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瓊山區政府相關負責人表示,將全力保障符合條件的孩子有學可上,同時引導部分不符合條件的孩子回原籍或選擇民辦學校就讀。

    城鎮化加大學位壓力

    記者通過調查發現,造成瓊山區學位壓力連續上升的原因主要是隨著城鎮化的發展,新建小區的高速增長,使得常住人口和外來務工人員不斷增加。2014年和2015年瓊山區城區分別新增常住人口3000人和2400人,但絕大多數的學校區域和班級并沒有加大,這就造成大班額現象,阻礙了優質教育的發展。

    由于瓊山區部分學校位于城鄉結合部,農村與城區距離較近,農村家長為讓孩子享受到高質量教育資源,不惜花錢在城區買房給孩子上學。今年,瓊山區城區中小學校計劃招生共4680人,其中小學計劃招生2880人,中學1800人,但目前申請入學的人數已遠超此數。

    記者通過走訪發現,幾乎每所學校的報名人數都超額。城區學校由于教學硬件設施逐年完善、特色辦學成果突出等各方面原因,吸引了大量由農村鎮搬遷來的學生,周邊新建學區房逐年攀升,但學校多年來并沒有擴大學校面積,這造成相當大的學位壓力。據了解,瓊山二小和瓊山三小今年六年級畢業班級分別有9個和8個,可提供405個和360個學位,但目前兩所學校的報名人數均已超出計劃近2倍。作為占有最大片區范圍的瓊山五小,其學位壓力更大,計劃招生7個班,共315個學位,但目前已超出計劃近3倍。

    想方設法積極化解學位緊張

    在學位緊缺的嚴峻情勢下,瓊山區委區政府深知義務教育對孩子的重要性。為保證符合條件的孩子一定有學可上,三年來,瓊山區委區政府積極履行教育工作職責,始終把教育工作擺在優先發展的位置,緊緊圍繞促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這條主線,以標準化學校建設為抓手,以創建省級規范化學校為突破口,通過學校布局調整、薄弱學校改造、新建城區學校等方面努力緩解學位壓力,但依然無法趕上新增人口的速度。

    今年,瓊山區緩解學位壓力的主要舉措是助推“10+2”全市性項目的建設,通過改擴建瓊山一小、瓊山二小(紅星分校)、瓊山五小和瓊山九小,預計新增教室106間。項目負責人介紹,106間教室并不只是簡單新增六年學位問題,還要把原來班額超過標準45人的班級,按照學校標準化建設班額和教學質量的最優進行配置。同時,學校原先為了騰出教室增加學位,而撤掉的功能室,也需在此時及時補充進來。

    在全市棚戶區改造進行得如火如荼的時候,瓊山區借此契機,把4畝臨大街土地,劃撥給瓊山第二小學,擴大學校辦學規模。現正在改造部分棚戶區,也把擴大瓊山一小、瓊山三小和瓊山四小的辦學面積納入計劃中,從根本上解決老城區學校用地不足,班額過大,生均體育運動場地不足,校舍面積不足等諸多問題。

    此外,區教育局和各個學校通過深挖內部潛力和向外求助,盡力滿足超出的學位需求。為了解決瓊山五小迫在眉睫的學位壓力,區教育局搬遷至以前的府城中學學生宿舍樓,騰出1600平米辦公樓作教學樓。瓊山九小和瓊山十小提級擴建后,教學硬件設備得到極大改善,新增學位基本能緩解學位緊張壓力。瓊山二小計劃今年內搭建板房,把閱讀室、多媒體室等五間功能室和所有教師辦公室挪到板房,騰出的功能室和教師辦公室作教學用途。去年,瓊山一小向瓊山中學和府城中學各借用8個教室,為便于教學管理,待今年“10+2”項目完成后,撤回府城中學的8個班,同時,騰出的8個教室用于緩解二小學位壓力。攀丹小學向瓊山體育學校借用部分教室,讓符合條件的學生保證有學可上。

    瓊山區始終相信,民辦學校同樣可以為教育貢獻力量,因此積極扶持民辦學校的發展,引導學生就讀教學條件和教育質量同樣優質的民辦學校。記者了解到,海之南外國語實驗學校和海南師范大學附屬小學,是瓊山區發展較好的兩所民辦學校,其教學硬件設備、教師隊伍等方面的辦學成績并不亞于公辦學校。

    盡管經過多方努力,學位問題在短時間內有所緩解,也僅僅只是解決一時燃眉之急。由于長期以來府城地區人員高度密集,按標準化學校的要求,中小學校尤其是小學班額普遍偏大,生均占地面積和生均運動場地不足,嚴重制約了學校管理和教學質量的提高,學位緊張的狀況在近幾年內仍難以實現實質性的突破。

    加大教育投入增強師資力量

    隨著部分學校學生人數和辦學規模的逐步增大,教師隊伍出現結構性缺編問題。不少教師每周需承擔近15節課的教學任務,壓力不可小覷。據了解,瓊山區目前教師隊伍在編人數與下達編制數對比,尚缺編40人左右,這對優質教育發展來說是個不小的挑戰。

    “既然選擇了教育事業,便只顧風雨兼程。”瓊山區教育局局長范高步認為,辦法總比問題多。近三年,瓊山區按照“按崗招聘,擇優錄用”原則,從全國高等師范院校新招聘教師22人,緩解了教師隊伍結構性缺編問題。但瓊山區明白單純補充教師人數決不是根本之計,提高教師隊伍整體素質才能應對遞增的學位壓力,辦好優質教育。

    三年來,瓊山區先后投入*******元,組織不同層次、多種形式的培訓活動,培訓教師達45578人次。為激發教師的學習興趣,瓊山區組織了形式多樣的培訓活動,包括:組織教師參加省市級、國家級學習培訓、結合實際設置校長教師專業素質提升專題邀請專家來區開展培訓、選派教師外出跟班學習等,有效促進了教師素質的提升,在各級各類專業比賽中,共有1187人次獲獎(國家級33人次、省級24人次、市級196人次、區級937人次)。

    發展農村鎮學校促學生回流

    在瓊山區中小學招生工作中,記者了解到,部分不符合條件的農村鎮孩子出現提交虛假材料的情況。瓊山七小招生負責人透露,經過學校到社保、房管局等相關部門核查數據,和一段時間的實地核查后,學校已經初步確認約30人的材料有問題。對此,瓊山區教育局相關負責人表示,如情況屬實,將給予家長警告并記錄進誠信檔案。

    記者走訪發現,瓊山區部分農村鎮學校經過均衡發展的三年創建后,其硬件設施、師資力量和教學質量各方面和城區是保持均衡的,家長不必費盡心思把孩子送到城區上學,家門口的學校并不差。瓊山區每年財政預算安排100萬元,邀請市屬25名骨干教師、區屬46名優秀教師對農村71名青年教師在教育教學、科研實踐上給予具體指導,農村鎮學校的教育質量有了大幅度的提升。

    在甲子鎮中心小學里,記者看到美麗寬廣的校園中處處是鳥語花香,朗朗書聲在教師引導下不絕于耳,學生快樂地嬉戲打鬧。瓊山區教育局相關負責人介紹,教育的均衡發展讓農村鎮學校出現了明顯的學生回流現象,如三門坡鎮譚田小學在移交地方前學生人數僅為29名,學生回流后人數增加到137名;紅旗鎮中心小學三年前只有1210人,教育均衡發展后學生人數增加到1373人;舊州鎮中心小學通過創建省級規范化學校后,駐地官兵子女15人從城區回流就近上學。

    從昔日的“燈下黑”,到今天的翻天覆地的大變化,今天的瓊山,最好的房子是學校,最美的景觀在校園,最燦爛的笑臉是學生。瓊山區將以更大的決心、更多的投入、更嚴的要求、更實的舉措,全力緩解學位緊缺問題,做好中小學招生工作。

    海口網 http://m.yinhu3.com [來源: 海口日報] [作者:吳思敏] [編輯:劉驕驕] 

    網友回帖

    海口秀英區將新增3所學校 今年底完成項目前期工作
    今年海口中小學新生入戶調查比例下降
    海南高職(專科)批平行志愿投檔分數線出爐
    海南外國語職業學院2018屆音樂表演班的11名大學生用17種語言翻唱的歌曲《帶你去旅行》。
      對于高三的同學們來說,距離2018年高考僅剩126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