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i id="0yokw"></li>
    <fieldset id="0yokw"><source id="0yokw"></source></fieldset>
    <tfoot id="0yokw"></tfoot>
  • 今年36歲的余婷,2006年加入中國共產黨,同年從華中師范大學畢業。2007年,懷揣著對教育事業的熱愛,她進入海口市金盤實驗學校擔任數學教師,現任學校初中數學組組長,因其做事嚴謹、雷厲風行,學生們給她起了一個親切昵稱——“余哥”。

    9成房屋無房產證 海口攔海村孩子難享免費義務教育

    海口網 http://m.yinhu3.com  時間:2016-07-04 15:56

      

    租住攔海村的趙先生為孩子“小升初”犯難。

      海口攔海村2000多戶約九成房屋無房產證這里的孩子多年來面臨如此窘境——公辦學校上不了,私立學校學費高

      6月30日上午,海口市美蘭區人民街道辦攔海社區居委會大廳,“小升初”學生家長趙先生滿臉愁容。租住該村多年的他,拿著租房合同、用工合同和從2008年至今的居住證明,卻辦不了孩子上學最關鍵的證件——房屋租賃證。

      每年暑假,海口市攔海社區居委會(以下簡稱“攔海村”)的家長們都在為孩子的入學問題發愁。這個位于海口美蘭區海甸島的城中村共有2000多戶居民,本地戶口500多戶,外地流動人口1000多戶,今年適齡入小學的兒童就有32個。多年來,攔海村大部分居民都遭遇同樣的問題,由于所居住或租住房屋沒有房產證,進入公立學校困難重重,而私立學校年年上漲的費用,成為這個村許多以打工為生的家庭難以承受卻不得不承受的負擔。

      如何解決歷史遺留問題,讓攔海村的孩子們入學變得容易些,成為居民和村委會工作人員共同的期盼。

      “難,哎!”趙先生搖搖頭嘆著氣說,他的孩子目前在公立小學讀五年級,很快就要上初中了,他現在提前一年準備孩子“小升初”的材料,卻碰上沒法解決的難題。

      2008年以來,趙先生一家就租住在攔海村,居委會開了居住證明,他還有租房合同、用工合同等,還是辦不了房屋租賃證。

      今年6月初,趙先生聽說可以辦理居住證,趕緊帶齊材料去往轄區派出所,被告知需要提供房屋租賃證。趙先生咨詢房東確定:他們所租住的房子根本沒有任何房屋產權證明。他向鄰居打聽解決辦法,意外得到的消息令他陷入懊惱中——原來,房屋租賃證是孩子劃片入學的必備證件之一。“我很著急。”趙先生說,他拿著相關證明前往房管所,卻得到工作人員明確的建議:“這些材料不符合規定,實在不行就換個有合法房屋產權證明的房子住吧”。這讓趙先生感到很無助。“孩子還有一年就要升初中,搬家后的居住時間不符合要求,孩子一樣不能劃片入學,怎么辦?”趙先生帶著這個疑問找到居委會。

      “居委會根據登記入住的信息都會配合開具居住證明,但辦證或者入學還要相關部門的具體政策,我們其他方面確實無能為力。”攔海社區居委會主任童海賢說。

      兩孩上私立學校每年學費2萬多

      因為沒有房屋租賃證,攔海村很多孩子被拒之公立學校之外。

      來自廣東的梁女士的兩個孩子都因為辦不了房屋租賃證,只能到私立學校上學。梁女士算了一筆賬。首先學費:私立學校一至四年級4000多元/學期,兒子每年8000多元,4年來僅學費花了3萬多元,私立學校五至六年級的學費6000多元/學期,女兒6年來花費4.5萬元左右。“現在兩個孩子一年光學費就2萬多。”梁女士說,他們感到生活壓力很大,但好在孩子有書可讀。由于房屋租賃證、繳納保險等手續不全,他們只能讓兩孩子繼續在私立學校讀初中,這意味著初中三年,兩個孩子還將花費近5萬元。“而就讀公立學校的中小學生免除課本費、信息費、作業本費、雜費等,上學開銷有限,但我們9年下來要花十多萬。”

      梁女士說,他們兩口子近年收入才穩定下來,月收入滿打滿算到達5千元,除去租房、日常生活開銷等,他們根本攢不下錢來應對生活中的突發情況。

      孩子“小升初”轉公立校也很難

      因為歷史問題,攔海村約90%的住戶并沒有辦理房屋租賃證必備的房產證或土地證。孩子上學問題確實令很多家長頭疼。

      陳女士說,她的小孩在私立學校讀六年級,就要上初中了,現在想轉到公立學校去,困難重重。

      陳女士來自瓊中的一個農場,在攔海村有房子,但沒有房產證。6年前,她的小孩要上小學,公立學校以他們沒有房產證,以及小孩的年齡差7天為由,拒絕入學。“公立學校難進,進去了還要交擇校費。”無奈之下,陳女士選擇了私立學校,手續簡便,但學費有點貴,而且每年都在漲,一年級的時候3100元/學期,到了六年級已經漲到了7000元/學期。

      “想把孩子轉到公立學校就讀,依然面臨困難。”陳女士說,現在要求家長繳納5年社保,她和丈夫都是打工的,根本沒有繳納過社保。6月21日前,陳女士接到孩子就讀的學校通知,“如果有學生想轉到外校,轉學不成功的,學校將不再接收。”這讓陳女士不敢再去“折騰”。

      本村戶籍孩子上學也不容易

      不僅流動人口,部分本村戶口的孩子,同樣面臨入學難題。童海賢介紹,此前有一位找他開具居住證明的攔海村村民蔡先生,他和哥哥住在同一處房子,他孩子和哥哥的孩子一樣大,今年6歲,都該報名小學讀書,但前往轄區公立小學,卻被告知“一戶一生”,這房子只能有一個孩子可以上公立學校。兩家人一商量,決定他的孩子劃片入學,哥哥的孩子另想辦法。

      原本以為本村戶籍應該問題不大,但提交入學材料時,又出現了交水電費的地址房號與戶籍地登記房號不同的問題。這是歷史問題了,攔海村開始沒有自來水,后來安裝后,登記的房號并不是戶籍房號。蔡先生為了證明水電費繳納登記地址就是他的戶籍登記地址,特意到居委會開證明,可還是因沒有房產證無法確認。所以,學校無法認可,孩子劃片入學待定。

      攔海村約90%房屋無房產合法證明

      目前,海口市美蘭區人民街道攔海社區居委會的干部們,也在為村里孩子們上學的事頭疼。

      據攔海社區居委會相關工作人員介紹,該居委會共有3個自然村,共有2000多戶,本地居民僅有500多戶,其中所居住房屋有合法房屋產權證明的僅不足100戶。而流動人口有1000多戶,數量龐大。該工作人員現場查詢顯示,符合今年6周歲(2010年1月至8月30日出生)的孩子就有32個,包括本村和外地,這些孩子都將上小學。

      南國都市報記者從中隨機尋找了3家問詢孩子就學情況,得到的反饋均是:孩子入學難。

      “攔海村大約90%的房子沒有房產證明,所以無法辦理房屋租賃證的很多。”該居委會多位工作人員說出了“孩子入學難”背后的原因。而轄區地美蘭區房屋租賃管理所的工作人員向記者介紹,“攔海村確實部分房屋沒有土地證或房產證,但沒有辦證規定的這個合法產權證明,我們房管所也沒辦法受理。”

      無法為孩子辦理劃片入學,很多孩子的家長們都跑到居委會求助。“但居委會能做的只是開具居住證明。只要登記入住的,我們居委會都會按規定開具居住證明,但學校和房管所不認可這樣的材料,村民找回來我們也沒辦法。”童海賢告訴記者,多年來他們一直想各種辦法解決入學問題,大約2011年之前相對好些,通過與學校溝通協調,能有一些孩子進入公立學校就讀,2012年后,隨著海口學位的緊張及入學條件的嚴格,越來越不好解決。

      一年又一年,如今,又到了孩子登記入學的時候,攔海村的居民們和村委會工作人員都希望,有關部門能夠充分考慮攔海村現狀,為這里的孩子們能夠享受免費的九年義務教育想想辦法。

    海口網 http://m.yinhu3.com [來源: 南國都市報] [作者:] [編輯:劉驕驕] 

    網友回帖

    海口秀英區將新增3所學校 今年底完成項目前期工作
    今年海口中小學新生入戶調查比例下降
    海南高職(專科)批平行志愿投檔分數線出爐
    海南外國語職業學院2018屆音樂表演班的11名大學生用17種語言翻唱的歌曲《帶你去旅行》。
      對于高三的同學們來說,距離2018年高考僅剩126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