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從今年9月開始,市教育局要求全市各學校對全校學生進行問卷調查,摸底可能存在的校園欺凌問題。通過摸底調查,截至目前,各學校都掌握了一些存在的校園“惡霸”現象,并有針對性地成立了校園“幫教小組”。
??? 何為校園欺凌
??? 5月,國務院教育督導委員會辦公室印發《關于開展校園欺凌專項治理的通知》指出,校園欺凌是發生在學生間,蓄意或惡意通過肢體、語言及網絡等手段,實施欺負、侮辱造成傷害。
??? 11月11日,教育部公布了聯合中央綜治辦、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公安部等九部門印發的《關于防治中小學生欺凌和暴力的指導意見》,要求加強教育預防、依法懲戒和綜合治理,切實防止學生欺凌和暴力事件的發生。
??? “冷暴力”值得關注
??? 記者走訪中發現,言語欺凌、關系欺凌(孤立和背后污蔑)也是欺凌中最常見卻最不易察覺的部分。建議學校委托跟孩子關系好的老師接觸孩子,不要講什么大道理,主要是陪伴和關心,讓其感受到事件后有人在關心。對其他同學,學校要及時正確地處理,對事件進行是非評價。
??? 對于父母,應該及時關注、及時支持、陪伴孩子。同時,家長應反省,查找不足,不要覺得孩子丟人,應把孩子缺失的安全感補上,跟孩子一起面對風波。如果嚴重到影響了孩子的社會功能,建議專業人士及早介入。
??? 現實給予支撐最重要
??? 針對校園欺凌,海口某中學班主任認為,欺凌發生以后,應該趕快停止傷害。制止不了的,及時請相關人士阻止,甚至報警。同時,該班主任老師表示,對于圍觀的學生,建議大家不喝彩,不鼓勵欺凌者,發現這種行為,可以告訴老師或者家長,讓成人及早干預。
??? 專家建議,給弱勢群體現實的支撐是最重要的,讓被欺凌者覺得有力量,有保護。施暴的孩子同樣也是弱勢,要保護所有人不受傷害。控制事態發展,避免造成二次傷害。盡量內部解決,不要發到網上曝光,否則雙方孩子都會成為網絡暴力的受害者。
??? 應懂得避免二次傷害
??? 當人們通過網絡視頻圍觀校園欺凌時,已造成二次暴力。對此,專家認為,要教孩子勇敢面對這些事情,“孩子本身并沒有錯,沒必要感到羞愧。事情一定會過去,要往前看,從中汲取一些經驗教訓。”該專家建議家長從視頻中找出一兩點孩子做得不錯的地方鼓勵他。不過不需要主動讓孩子去看,可能造成傷害。如果孩子很難從負面情緒中走出來,家長需要找專業人士進行指導。
??? 海口多招預防校園欺凌
??? 截至目前,全市成立了110多個“幫教小組”,由校領導與問題學生結對,一對一地幫教。同時,市教育局要求學校加強對被欺凌學生心理輔導。此外,市教育局組織法制教育體驗行和校園法制教育情景劇等體驗活動,讓學生更直觀地感受到校園暴力行為的影響和危害。通過與青少年法制教育中心的問題學生的交流、走進青少年法庭的體驗行、情景劇中直觀的表演,學生們深受感觸,看到了校園欺凌行為的嚴重危害,看到了進行校園欺凌會產生的不可挽回的影響。
??? 市教育局基礎教育處副處長周正雄表示,市教育局明年會將預防和解決校園欺凌工作更加深入和細致地推進下去。首先,協調公安和司法部門共同對“校園惡霸”進行幫教。其次,設計更多切實可行且卓有成效的宣傳教育活動深入各個學校,感化學生。最后,將把預防校園欺凌內容放進校園安全責任狀中,切實增強各校校長的責任感、使命感和危機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