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教育部辦公廳印發《關于做好2017年義務教育招生入學工作的通知》,提到就讀小學一年級兒童的截止出生年月由省級教育行政部門根據法律規定和實際情況統籌確定,也就是說8月31日有可能不再是小學入學鐵定的截止日期了。消息一出,立即引起社會廣泛關注,盡管目前沒有明確說法和新政策,但還是引起了家長的許多猜想。
??? □本報記者劉驕驕 吳祝好 吳思敏 見習記者鄭翔鵬
??? 猜想1
??? 推遲至7歲上學
??? 據了解,《中華人民共和國義務教育法》(1986年施行,2015年修訂)提到凡是滿6周歲的兒童,不分性別、民族、種族,應當入學接受規定年限的義務教育。條件不具備的地區,可推遲到7周歲入學;《中華人民共和國義務教育法實施細則》(1992年實施)明確,適齡兒童、少年接受義務教育的入學年齡和年限,以及因緩學或者其他特殊情況需延長的在校年齡,由省級政府依照義務教育法規定和本地區實際確定。
??? 王女士兒子壯壯就讀小學一年級。由于兒子是2010年5月份出生的,所以趕上了第一批入學。“剛開始入學沒有多想,就是跟著政策走,后來孩子上了學才慢慢發現,同班學生有2009年出生的,對比起來壯壯讀書明顯更吃力些,上課注意力不集中、寫作業不認真、認識不到學習的重要性等問題也都出現在壯壯身上,這讓我著實很費心,如果年齡再大一點可能這些問題就會減少,心智發展的也更成熟,懂得也就多了。” 王女士說,“對面壯壯現在的情況,她只能比其他家長更費心,課后多輔導,讓孩子不至于被落下太多。
??? “孩子能真正在父母身邊幾年,作為父母要好好珍惜,現在的教育多是應試教育,填鴨式教學方法,早晚要接觸,作為孩子應多享受童年時光。我會更珍惜和孩子相處的時間,年齡大一點我們準備好了,準備的更充分了,孩子認識到學習的重要性了,自然就該上學了。”準爸爸鄧先生表示,“孩子上學后,家長面臨的問題更多,接送問題、輔導問題、家庭教育問題會接踵而來,晚些時間上學,家長有更長時間來準備,這樣面臨問題也就能更從容,解決問題也就更有辦法了。”
??? 針對孩子推遲上學,海南師范大學初等教育學院教授李偉詩表示,由于部分家長不想讓孩子過早接觸“填鴨式”教育,希望推遲學生上學年齡,讓孩子晚些面對問題的心情是可以理解的。如因身體或智力上的問題,推遲至7歲上學,也是有法可依的,但這只是個別現象,與普及是兩碼事。小孩子的智力發展有階段性的特點,經過很多教育學專家多年研究,6歲標志性的一個階段,無論是從智商還是行為已經基本達到入學要求。此外,6歲上學是幼小銜接的重要一年,如果孩子7歲直接上一年級,更難以適應教學環境。
??? 猜想2
??? 提前到5歲上學
??? 對智力和行為發育較早的孩子來說,教育部此次出臺通知意味著有機會提早上學,甚至有家長表示最好提前到5歲上學。
??? “我的孩子走路早、說話早,我認為小孩能提早上學,這樣可以讓他早點接觸社會。”在市民李女士看來,提前上學年齡對她的孩子來說是好事。李女士兒子今年三歲剛上幼兒園,身高比同齡的孩子普遍高半個頭。她認為孩,子可以提前至5歲入學,這樣小孩就能早點出社會,有多更點時間作為選擇人生方向的“資本”,將來是讀研或出國深造不至于考慮年齡問題。
??? 海歸出身的王先生有位剛出生的兒子,問及他對此說法的看法,他不認為提前入學年齡是好事。他認為,孩子一旦上小學就要開始面對應試教育,面對作業、應試等壓力,這樣就騰不出時間來培養其他方面的興趣和愛好,在王先生看來,孩子能有一件興趣特長陪伴,將會受益終身。王先生說:“中國難以改變‘填鴨式’應試教育現狀,那些過早掌握小學文化知識的孩子真的快樂嗎?過早上學對孩子身心發展是弊大于利。”
??? 針對可否把入學年齡提前至5歲的討論,李偉詩表示,小學教育階段,6歲為入學年齡是國際共識,大多數國家法律都規定入學年齡為6歲,如法國、德國、比利時、意大利等歐洲國家,以及大部分的亞洲國家。據日本觀察員黃學清稱,日本對入學截止時間卡的十分嚴格,必須要是3月31日前。李偉詩說,應試教育的特點是“讀、寫、算”,不同孩子的智力發展速度不同、身體發育情況也不一樣,很多5歲的兒童還無法握筆寫字,若是都提前到5歲入學,很多孩子不足以承擔老師的學業任務。對于身心智力發育比較早的孩子,可以設置一定條件放寬錄取,但是和普遍普及5歲上學不能同一而論。
??? 市教育局基礎教育處負責人表示,變動入學年齡牽涉面廣,需要有關部門進行一番摸底考察,必須對學校學位、教師數量、硬件軟件配套進行重新統籌安排,絕非說變就變。近年來,海口外來人口急劇增加,加上二胎政策的出臺,城區義務教育階段學位相當緊張,新建和改擴建學校的腳步趕不上人口增長速度,哪怕把入學年齡放寬一個月,就需要增加幾千個學位。
??? 猜想3
??? 變更截止日
??? 在小學入學截止時間上,不少家長操碎了心。有些家長甚至為不讓孩子多讀一年幼兒園而提前剖腹,出生在9月1日之前。一些孩子出生于后半年的家長,也想通過各種方法讓孩子提前上學。
??? 針對延遲到12月31日入學的問題,記者多方走訪,家長各抒己見,沒有統一意見。“真有可能不用趕在9月1日前出生就能六周歲上學嗎?”一些聽到政策的家長很振奮,不少人同意將截止時間改在12月31日。“如果是入學截止時間定在12月31日,那么只需要等半年就能上學。現在截止在9月1日入學就要等一年才能上學,且會發現等了一年的孩子比同班孩子大很多。”家長馬女士說。
??? 董女士孩子就讀于美舍學校五年級,她好朋友王女士正在懷孕中,預產期是9月3日。對于孩子入學的問題,王女士很糾結,經常跟董女士交流孩子入學的事。王女士認為9月3日出生的兒童,與8月31日出生的只是相差3天,心智、身體方面的水平肯定相差不大,就因為3天的時間就給他們的人生拉開了一年的差距,由于9月3日生的兒童必須等到下一年度才能入學,這意味著以后找工作比同屆生大一歲,競爭壓力要更大一些,尤其是女生。
??? “如果改到12月31日,那1月1日出生的小孩家長又有意見了,眾口難調啊。”羅先生說,適齡兒童上學“要有一個標準,這只能夠依法執行”。
??? 記者瀏覽了百度貼吧、知乎等網站,發現人們的觀點也是眾說紛紜,始終沒有定論。“沒有絕對的公平,只能取相對的平衡。”李偉詩認為,如果突然把出生截止時間放寬到12月31日,那么海口城區的班額會暴增至70多人一個班,這根本行不通。目前,海口鄉鎮學校的學位相對寬松,適齡兒童入學時間可以延遲幾個月,但城區的學位一直處于飽和狀態,延遲到12月31日入學勢必造成一段時間的學位緊張。
??? 李偉詩表示,目前的入學年齡截止日期是和秋季學期相適應,因此,如果既要符合法律規定,又要推遲入學年齡截止時間,那么秋季開學的時間要做出相應更改。李偉詩建議,家長沒必要糾結于入學的早晚,更重要的在于了解自己孩子的成長狀態,站在孩子的角度考慮問題。
??? 猜想4
??? 5至7歲彈性入學
??? “女兒五歲會背誦近百首古詩,會計算50以內的加減法,現在已對幼兒園教學內容沒興趣了,想早點上小學。”市民楊先生女兒再有一年就可以上小學了,但現在幼兒園教學內容以游戲為主,已沒法滿足孩子好奇心。楊先生表示,省教育部門可以依托這一契機,借鑒部分國家的彈性入學制。事實上,早在2013年,安徽省教育廳出臺的《關于依法規范民辦中小學幼兒園辦學行為的意見》就首次出現了“彈性空間”商后盡量接收其入學,并建立電子學籍。
??? 李偉詩認為,彈性入學出發點是好的,但真正普及起來不僅影響教育教學和心理學領域,還牽涉到經濟學、統計學等領域,因此推行彈性入學需慎之又慎。首先,彈性入學會容易誤導幼兒園教學,現在提倡游戲教育,但有些家長為了讓孩子提前上學,或要求幼兒園實施文化課程,或自己在家里逼迫孩子過早學習文化課,這種超常規教學是與幼兒園教育和兒童身心發展相悖的。“千萬別崇尚所謂的‘神童’,他們長大后也不見得有超于常人的能力,讓孩子在快樂中學習才是最重要的。”李偉詩表示。
??? 同時,彈性入學需要在事前預估會有多少孩子通過入學考試,不僅人口基數大,還要對各個幼兒園小孩的智力情況進行摸底,給統計部門提出了挑戰。且彈性入學影響教育工程建設,如配備師資力量、緩解學位供需矛盾和完善硬件設施等方面都要重新進行規劃。特別是學位數量難以把握,稍有差錯都會造成部分考試合格的孩子沒學位,或學位空余造成資源浪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