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為健全中小學、幼兒園安全風險防控機制,把校園建設成最陽光、最安全的地方,國務院辦公廳近日發布了《關于加強中小學幼兒園安全風險防控體系建設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教育部表示,按照《意見》的要求,學校會逐步建立“多元化”的事故風險分擔機制,有效解決目前實踐中存在的學校承擔過重安全責任的問題。此次《意見》的發布,有望實現為學校過分沉重的安全責任“減負”。
????□本報記者?任錦雯
????學校?緊繃“安全”一根弦
????學校安全工作歷來是教育部門和學校面臨的重點和難點任務。雖然我國學校安全形勢總體穩定,但是一些偶發性的惡性事件和意外事故仍時有發生。伴隨著社交媒體的發展,信息傳播速度加快,學校安全事故非常容易發酵成為社會的不穩定因素。迫于輿論,一旦發生安全事故,學校往往承擔過重甚至是不應該承擔的責任,造成學校的安全壓力過大,甚至因為安全問題因噎廢食。
????記者調查發現,海南許多學校出于學生安全的考慮取消了“春游”和“秋游”的出行。小馨在景山學校讀小學三年級,特別喜歡學校組織的春游和秋游,但現在這一切都已經成為過眼云煙。而像這樣的學校,在海南不在少數。
????記者從校方獲悉,學生的外出活動都要向教育局報備,而且由于人數眾多,社會不安全因素難以控制,所以學校出于學生安全的考慮,都會盡量避免讓孩子們外出學校,以免發生意外。“現在學生一出事兒,社會和家長都說是我們學校的責任。在學校磕磕碰碰的是學校的責任,放假在外出現了問題,也是學校沒有教育好,所以我們時時刻刻都緊繃著安全的一根弦,絲毫不敢放松。”
????家長?希望學校適當組織外出
????學校組織的外出活動少了,那么家長和學生又如何看待的呢?小馨的媽媽林女士告訴記者,家長和學生們其實都很喜歡學校組織的校外活動。“雖然我們也會帶孩子出去玩,但這和學校組織、老師帶隊、全班參加的集體活動還是很不同。”林女士說,“春游和秋游給孩子們身心的幫助是很大的,20年后,也許他們會忘記上課的東西,但絕不會忘記這樣的活動。”
????面對可能發生的安全事故,采訪中家長們的態度大多顯得比較從容。他們普遍表示,希望學校能夠做好安全預案,并且確保對孩子認真負責。“天災人禍的事兒,都是沒有辦法預料的,別說學校帶出去會有安全問題,我們自己帶出去也保不準啊。”家長王先生說,“但不能因為有安全問題就不出去了,那就是因噎廢食了。”
????教育部?落實各方職責?為學校松綁
????教育部日前舉行新聞發布會,解讀剛剛出臺的《關于加強中小學幼兒園安全風險防控體系建設的意見》。教育部政策法規司副司長王大泉表示,要加強學校安全風險防控,落實各方的職責,同時不能因噎廢食,要為學校松綁。
????王大泉指出,近年來學校安全形勢總體穩定,但實踐中存在著一些問題。比如,安全教育與預防應對機制不夠全面和科學,管理體系不夠健全,處置機制不夠系統,各方責任不夠明確。
????據介紹,《意見》從五個方面就推進學校安全風險預防體系建設進行了規定。一是健全學校安全教育機制,將安全教育與法治教育有機融合;二是完善有關學校安全的國家標準體系和認證制度,盡快制定一批強制性國家標準;三是探索建立學生安全區域制度。在此區域內禁止設立上網服務、娛樂、彩票專營等營業場所等;四是健全學校安全預警和風險評估制度,制定區域性學校安全風險清單;五是探索建立學校安全風險防控專業服務機制,培育專業化社會組織為學校提供安全風險防控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