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老愛親,是一座文明城市的靈魂內核之一。在海口市創建全國文明城市的浪潮中,瓊山區學生志愿者們紛紛投身于孝老愛親的行動中去,老師在課堂上對學生進行思想洗禮,學生在實際中踐行孝老愛親傳統美德,并借助“小手拉大手”活動平臺,為椰城營造文明氛圍、為傳承良好家風添磚加瓦。
????孝老,他們學會責任擔當
????“你們走了,下次又要到什么時候才過來呢?”在舊州敬老院,老人們面對即將離開的志愿者們,感到無限傷感,甚至有老人流下了眼淚。面對老人們的提問,舊州中學85名學生紛紛安慰他們,并表示孝老志愿活動會一直持續下去,因為學生志愿者的隊伍,每年都會補充新鮮血液。志愿者王同學表示,在多次的孝老活動中,他深刻地感受到老人們的孤獨與無奈,在老人們的諄諄教誨中,他也更理解父母的不易,“陪伴孤寡老人是志愿者的義務,陪伴父母更是每一個兒女的責任。”
????5月9日,瓊山第十二小學的學生志愿者們走進五保戶老人家里,為孤寡老人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學生們探望的第一位“五保”爺爺是一位無兒無女并雙目失明的老人。院子有些雜亂,同學們便主動清掃院子,還細心地把垃圾分類,能可回收的塑料瓶收集在一起,落葉和廢棄的垃圾掃到一起。在另一戶同樣無兒無女的“五保”爺爺家,學生們的到來,讓他喜笑顏開。李爺爺感慨道,學生志愿者的到來,讓他在孤獨的日子里倍感溫暖。
????愛親,他們學會分享快樂
????在海口市瓊山區福利院,孩子們看到攀丹小學教師志愿者和學生志愿者走進來,一開始感到有些靦腆。志愿者們耐心地與殘障兒童們聊天、一起玩趣味游戲,慢慢地打開他們的心扉。外教志愿者Carol和John看到這些孩子,心疼得熱淚盈眶。他們教孩子們唱活潑的英文兒歌《The?wheels?on?the?bus》和《Making?a?melody》,鼓勵孩子們大膽說出英語。在擊鼓傳花游戲中,孩子們最終發出來自內心的笑聲。“我們應該向弱勢群體伸出援助之手,打開他們緊閉的心靈窗戶,帶給他們快樂。”學生小紅說。
????學生志愿者不僅給福利院孩子帶去快樂,還輔導他們做作業、畫畫等,在文化知識上給予他們幫助。瓊山二中的志愿者,雖然不能完全融合進殘障兒童的思維中,但他們依然耐心地看作業,力所能及地給予指導和解答。張同學表示,福利院的孩子們慢慢地開始愿意和他們說心里話,這讓他感到幸福,未來他將會把更多溫暖分享給他們。
????家長,被孩子的熱情感染
????在家長李振民的心中,他從來沒想過孩子有一天會反過來教育他。因為和父母有隔閡,他很多年沒有主動問候父母。孩子今年在府城中學讀初二,參加完敬老院活動回家后,認真地和他談了孝道。“當孩子提及曾經的溫暖往事時,我想起來媽媽的辛苦勞作,也真怕‘子欲養而親不待’的到來。”李振民感謝學校舉辦的活動,讓他也正視了自己的問題。
????這不是個例。從前年開始,瓊山區各個中小學把孝老愛親活動納入常態化工作之一,力求把每一位孩子都加入志愿者團隊,每學期至少參加一次志愿活動,借助“小手拉大手”的活動平臺,把影響力輻射到各個家庭中,讓良好家風蔓延開來,不僅提升學生的思想道德水平,也提高家長們的文明意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