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月開展“學雷鋒精神 做美德少年”系列活動;4月組織廣大學生開展清明節系列主題“線下”和“線上”活動; 5月結合母親節,各學校紛紛組織開展“孝敬父母 爭做美德少年”活動……秀英區教育系統全員參與,從細節落實“雙創”工作。2017年是海口“雙創”工作決戰決勝之年,秀英區教育局完善學校、家庭和社會三結合的教育機制,扎實推進“雙創”工作。
?? 問卷宣傳入心入腦
?? 為了進一步加深職工和學生對我市創建全國文明城市工作的了解,更好地配合、支持和參與創建工作,按照秀英區“雙創”工作指揮部的部署,秀英區教育局在全區學校范圍內統一開展創建全國文明城市模擬問卷調查活動。該活動旨在了解師生對海口市開展全國文明城市創建工作的知曉率,加深師生思想認識,擴大社會宣傳,加強創建力度,為我市創建全國文明城市營造濃厚的氛圍。
?? 作為調查問卷發放測評的站點以及宣傳教育的主陣地,秀英區各學校意識到覆蓋的群體眾多面廣,充分認識到問卷調查的測評方式在“創文”中的地位,應充分發揮學校宣傳、教育和引導的作用。
???同時,各學校一方面召開教職工大會,向教職工講解《海口市創建全國文明城市問卷調查知識問答(輔導卷)》《海口市社區家長學校情況調查問卷(輔導卷)》和《“文明校園”創建情況調查問卷(輔導卷)》,爭取廣大教職工的支持;另一方面開展一期以“爭做文明有禮海口人”為主題的班會,向學生講解《海口市創建全國文明城市問卷調查知識問答(輔導卷)》《海口市社區家長學校情況調查問卷(輔導卷)》和《文明校園創建情況調查問卷(輔導卷)》,對學生進行正面引導教育,宣傳我市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方面取得的成績,宣傳本校創建文明校園的情況,宣傳社區家長學校建設的情況,引導學生利用周末等課余時間積極到社區未成年人文體活動場所使用設施參與活動。通過引導教育,讓學生在掌握問卷相關知識的基礎上提高測評滿意率和支持率。
?? 此次問卷調查基本覆蓋到學校每一位教職工、學生。各學校均以班為單位,組織班主任對學生答卷做好回收和統計工作,確保回收率達到100%;同時,實事求是做好每道題的統計工作,以便查找文明城市創建工作中存在的突出問題進而加以整改。經統計后,問卷滿意率低于85%的測評題目列為問題項,針對存在的問題,學校進而采取措施,加大宣傳引導力度,確保各項測評題目滿意率提高至95%以上。
?? “溫故而知新,調查問卷讓學生對‘雙創’又有了進一步的認識。”十四中陳柱老師表示,這很好地提高了文明校園創建和社區家長學校知曉率,促進師生聯動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 給學生植入正觀念
?? 《尚書·堯典》中記舜的話說:“詩言志,歌永言,聲依永,律和聲。”陽明亦云:凡習禮歌詩之數,皆所以常存童子之心,使其樂習不倦,而無瑕及于邪僻。所以,自古以來童謠是孩子們天性喜歡的,亦是教學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和功能。
??? 秀英區教育系統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上多項舉措一并實施,其中最突出的是童謠的相關活動,不僅得到了廣大師生和家長們的積極響應,而且激發了大家的學習和創造熱情。“雙創到,雙創到,講文明,有禮貌。抓衛生,改容貌,走道路,看街道,再無亂貼小廣告,門前三包落實好……”近段時間秀英區教育系統浸泡在朗朗上口、充滿正能量的童謠中。
??? 秀英區2017年優秀童謠節目評比大賽暨展演活動運用多種形式廣泛積極開展“唱童謠、學童謠、編童謠、畫童謠、演童謠”活動,引導廣大少年兒童積極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牢固樹立心向黨、愛祖國、愛勞動、愛學習、有禮貌的價值追求和遠大志向。
??? 此次活動共征集到來自學生、家長、教師等的童謠作品463篇,均為原創或整理地方民謠。低齡段作品以行為習慣為主,瑯瑯上口;高齡段作品有了愛國愛鄉,自我意識情懷的顯現;成人組的作品多以“雙創”、愛海口、歌頌海南的主題為主。
??? 評委從463篇作品中選出111篇優秀童謠,學生們再根據這些選出來的童謠作品用自己的稚氣畫筆給童謠配上一幅幅充滿意趣的美麗圖畫。經統計,共收集到401幅原創童謠配畫,繪畫作品與童謠作品主題非常貼合。再從這些配畫中選出100幅優秀作品收錄在畫冊中,翻看這些童謠配畫,不同年齡、不同表現手法、極具個性張力而又不失童趣。透過童真的視野,可愛的孩子們用彩筆涂寫著他們對生活的感悟,更展示著內心天馬行空的美妙天地。
?? “這一創新的形式,也讓更多的學生喜歡上童謠,更便于打開學生們的心智。”市二十七小王老師對本次童謠活動贊不絕口,他表示學生們熱情高漲,有的學生一口氣畫了好幾幅配畫。據悉,下半年該項活動將進入推廣傳唱階段,各中小學校(幼兒園)將組織少年兒童學唱優秀童謠,引導廣大少年兒童廣為傳唱。
??? 整合資源打造品牌
??? 為讓學生綜合素質得到提高,文明的種子在學生心中生根發芽,秀英區教育系統可謂絞盡腦汁,與當地的水果、蔬菜種植戶等合作,建立了校外綜合實踐基地——QQ農場。為拓寬QQ農場服務面,活動中心主動牽線區屬各學校,定期組織各學校學生到實踐基地開展活動。學生在勞動中收獲快樂,培養他們的創作精神、勞動觀念。同時,繼續引進民間資金、引進人才,壯大鄉村童聲合唱團隊伍。在成美慈善基金會的支持下,各鄉鎮中心小學先后創辦了6個鄉村童聲合唱團,連續參加了4屆海南省“童聲飛揚”鄉村兒童合唱音樂會。其中,東山中心小學合唱團在第四屆中國南方國際合唱節中獲得金獎,并成功舉辦了“東山之光”合唱專場音樂會;長德學校(中心合唱團)成功舉辦“長長的德行久久的歌聲”專場音樂會;2017年5月28日,秀英區6所鄉村童聲合唱團在海南省第四屆“童聲飛揚”鄉村童聲合唱音樂會上亮相,受到社會各界的好評,新聞媒體紛紛點贊報道;2017年底,該區6所鄉村童聲合唱團將參加“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一帶一路”合唱比賽。
??? 秀英區教育局重視家校聯系,推進家校共管工作全面開展。不僅開展“家長開放日”活動,讓家長走進校園、走進課堂,了解學校的管理方式、教學設施和日常教育教學工作,在家校交流中增強家長對教育的了解和支持,而且開展“走進家庭 關愛學生”家訪活動。通過與學生以及與家長交流,了解學生的家庭狀況、學習環境、學生的個性以及在家的表現,老師們了解家長的希望、要求以及教育方法等,解決了部分家庭在教育方面的一些困惑。加強家校交流,讓家長積極地投入到學校的教育教學當中,為以后的教育教學工作營造良好的家校合作氛圍。其中,秀英區舉辦各種培訓會、座談交流會共71場。
??? 社區家長學校助成長
??? 為扎實推進全區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努力構建學校、家庭、社會“三結合”教育網絡,通過邀請優秀教師到社區開展講座,進一步豐富社區家長學校活動,形成全社會齊抓共管的工作格局,營造有利于未成年人健康成長的良好環境。秀英區教育局邀請7名該區的優秀教師,以關愛未成年人健康成長、促進家庭親子關系教育、心理健康等主題內容,在轄區社區家長學校開展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的專題講座,不斷提高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工作水平,積極引導市民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與“雙創”工作的正確認識。
??? 同時,為擴充校外思想道德教育人才隊伍,通過家長學校“點菜”、秀英區教育局“下單”的方式,邀請“五老”人員、優秀教師、教子有方的優秀家長,在各家長學校開展巡回授課多場,提升家庭教育水平。
??? 在教育中想改變孩子,首先要改變孩子家長,要提升家長的教育水平。站在秀中社區的講臺上,特級教師王先云正在向秀中社區的群眾分享親子溝通之道。他建議家長們要積極和子女進行良好的溝通,傾聽子女的心聲,學會換位思考,將心比心,只有這樣才能搭建心靈相通的橋梁,同時鼓勵家長們要正視家庭教育中存在的誤區。
?? “社區家長學校的活動,我幾乎每次都參加,聽了老師的講座,我明白了自己有一些不經意的溝通方式會對孩子的心理造成惡劣的影響,而我通過跟老師的交流,也知道怎樣跟孩子交流了。”符女士告訴記者,自從上了家長學校,她也學到了許多教育孩子的經驗,對孩子的教育方式也逐漸改變,孩子也慢慢地聽話了,這讓她省了不少心。
?? “工作太忙,以前都把孩子丟給他的爺爺奶奶照顧,參加了社區家長學校的親子活動,在與老師和其他家長交流中發現,父母的陪伴對孩子很重要。”秀華社區居民王先生表示,他現在會盡量抽出時間來陪兒子參加他感興趣的活動,這段時間他在跟兒子的交流中,不再只有打罵,有了“走心”的交談。他也感受到了兒子的變化,覺得小家伙變得更獨立、更自信、更大膽了,也更讓人放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