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城里學校有的設備,我們鄉村學校一樣有,城里學校有好老師,我們同樣也有好老師。”近日,記者走訪海口市龍橋學校,當被問及學校近年來的變化時,初二學生小符自豪地告訴記者。
????標準化校園建設
????進入龍橋學校,首先映入眼簾的是嶄新的教學樓、專業的塑膠操場,還有操場上那令人心曠神怡的一抹碧草,學生們可以肆意在操場上奔跑,可以在參天大樹下乘涼,可以在環境優美的校園里放飛自我。
????“目前學校的辦學條件已能夠滿足教學需要,市區學校有的先進教學設施,我們一樣不缺。”龍橋學校吳校長介紹,自2012年,龍華區成為全省首批我市唯一的推進城鄉義務教育均衡發展試點單位,而龍橋鎮被定為探索農村學校集中辦學模式的試點,龍橋中學和龍橋中心小學合并為農村九年一貫制學校。至此,龍橋學校的發展之快讓他有點不敢相信:投資600多萬元的專業實驗室、圖書室、藝體室和多媒體教室,每個教室都裝上了電腦,建成了“班班通”,實現了網絡和教學資源共享;新建了4層教學樓;投資近200萬元建設了塑膠操場。
????“這些藍色的字是重點,那么,我們聽一下他們是如何發音的?”九(3)班的學生正在多媒體教室上課,上課的老師告訴記者,有了多媒體設備的幫助,現在的師生們上課精神抖擻。特別是建立起標準規范化的實驗室后,上理化生等課程再也不是“紙上談兵”,學生都搶著做實驗。多媒體教學能夠向學生提供比較全面的直觀的材料,將課本中的材料信息生動地展現出來,把學生的感官同時調動起來,學生容易輕松、愉快地投入學習,從而提高了學生學習的興趣。目前,龍橋學校學生成績大大提高,去年,小學成績優秀率排海口市前十名;中考成績更是在全市農村學校排名第二。
????優質的師資力量
????海口市龍橋學校是一所九年一貫制學校,在校學生近2000名。原來的鄉村學校,留給大家的印象就是,教育底子薄基礎差,教學氛圍不太好,學生輟學、流失現象突出。現在的龍橋中學,在師資力量方面,有了市、區專項財政支持,學校年度公用經費預算總額的5%安排為教師培訓經費,農村教師教育教學能力飛速提升,通過加強教師信息技術應用能力培訓,推動信息技術與學科教學的深度融合,以教育信息化促進中小學教育教學評價方式、管理方式改革。同時還加強了對骨干教師選拔培養力度。“現在我們教師水平即使放到省、市重點學校也毫不遜色。”吳校長自豪地表示。
????目前,城鄉學校在師資力量、辦學水平、硬件設施等方面已無二致。在市、區教育部門看來,讓每個學生“有學上”的同時,還要“上好學”。“讓優質教育資源分布得更多更廣,優質學校遍地開花,切實減輕城區學校的入學壓力,又能推動鄉鎮學校的有序發展是我們永恒不變的目標。”市教育局相關負責人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