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為規范學生資助管理,確保黨的惠民政策不折不扣地落到實處,國家教育部、財政部把2017年定為“全國學生資助規范管理年”。學生資助是教育管理的重要環節,我市通過開展規范管理年活動,不斷強化各校責任意識、規矩意識,嚴格規范學生資助管理制度與政策執行,清理解決工作中存在的一些不規范行為,全面提升學生資助規范化管理水平。
??有困難的學子“應助盡助”
??“把關愛與溫暖傳遞給每個貧困家庭的學子,不讓一名學生因家庭經濟困難而失學?!笔薪逃指本珠L劉雄說,這不僅僅是一句口號,而是學校要實實在在地為貧困學子謀資助。
??目前,我市以國家學生資助政策體系的頂層設計為指導,按照海南省學生資助政策的實施要求,全面構建了家庭經濟困難學生資助政策體系,涵蓋了從學前教育、義務教育到高中教育、高等教育的各個學習階段,努力實現“應助盡助”。
??近年來,我市實施的學生資助政策主要有:學前教育的困難兒童保育費減免;義務教育的免農村學校學生住宿費,家庭經濟困難寄宿生生活費補助;普通高中的困難學生國家助學金;職業高中的困難學生生活補助、獎學金,全體學生免學費、困難學生國家助學金;高等教育的困難學生生源地國家助學貸款貼息等。
?“做好管理制度規范化是我們學生資助工作的首要任務,對本市、本區、本校制定的學生資助政策實施工作制度進行清理,糾正與國家和省資助政策不一致的管理制度,重點清理附加額外受助條件、降低資助標準、縮小資助范圍、改變資助用途等縮水變形的制度規定。市教育局將建立困難學生數據庫,采取定性、定量等做法,科學認定困難學生。”劉雄介紹。
??4164名困難學生受助600多萬元
??記者從??谑薪逃至私獾?,截至11月27日,我市各區教育局入戶調查已結束,與各區民政部門復核確認工作陸續完成。
??據統計,全市民政數據庫困難學生有4869人,區教育局共核查在校學生4993人,民政部門確認在校學生4164人。截至11月27日,全市已向4164名農村低保、特困家庭學生發放特惠性政策資助金661.885萬元,其中秀英區向1659人發放269.23萬元,龍華區向960人發放147.4萬元,瓊山區向1308人發放185.775萬元,美蘭區向237人發放59.48萬元。
??在控輟保學方面,截至27日,全市農村低保、特困有23名適齡人口不在校,其中龍華區8人、瓊山區12人、美蘭區3人。23人中大部分因身體原因無法入學。目前市教育局正準備采取措施,為他們申請暫緩入學、送教上門。
????谑械诙袑W校長劉躍榮介紹:“學校在資助工作中,確保資助政策和資助工作流程的宣傳到位,讓學生和家長知道‘有困難找誰’、‘有疑問找誰’。確保按申報時間節點,廣泛發動學生申請,為此學校組織專門部門受理學生申請和嚴格審查資格,堅決杜絕把明顯不符合國家獎助資格條件的學生納入資助范圍的行為?!?/font>
??建立問題臺賬學校開展自查
??為使學生資助過程公正公平、透明公開,我市各校建立問題臺賬,展開自查自糾。
??自查內容包括:是否按資助政策文件要求制定了具體實施細則或管理辦法,撥付資金是否及時;學生資助政策宣傳是否到位;在執行學生資助政策過程中是否存在附加額外受助條件,如降低資助標準、縮小資助范圍、改變資助用途等不一致的情況;結余資金處置是否合規;受助資格審核和審批流程是否規范;資金發放標準是否合規、資金發放是否及時;檔案留存是否完整等。
?“在自查自糾及檢查內容的基礎上,各校以文字形式形成自查自糾總結材料。”劉雄表示,學校以及區教育局按照自查問題臺賬制定整改方案,自查發現的問題,能立行立改,及時糾正,不能立行立改,要說明原因并研究整改措施計劃。
??在整改過程中,“三個一律”是整改的原則,即:凡是國家要求制定而未制定的,如家庭經濟困難學生認定辦法、國家獎助學金實施細則等,一律按要求增補制定;凡是已制定制度與國家政策規定相違背的,如改變用途、降低發放標準、額外增加不當受助條件等,一律廢除重新制定;凡是政策執行走樣的,如扣發錯發漏發晚發、地方應承擔資金未足額落實、暗箱操作、騙取套取等后果,一律立即糾正,并追究違規違紀行為責任。